据美国太空网5日报道,经过两年升级,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将于2023年3月开始第四轮运行,并将捕捉到比以往更微弱的引力波信号,如距离地球6亿光年的两颗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信号。
LIGO由两个探测器组成,在第四轮运行期间,它将与位于意大利的“室女座”(Virgo)引力波探测器和日本的神冈引力波探测器(KAGRA)合作。
引力波是由极端暴烈的宇宙事件(如中子星、黑洞或两者之间的并合)引发的时空涟漪,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首次预测了这种现象。虽然引发这些涟漪的事件非常暴烈,但引力波本身非常微弱,以至于爱因斯坦曾预言永远不会直接探测到它们。然而,2015年9月,科学家们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并在之后发现了多起引力波事件。
2020年3月,LIGO结束第三轮运行,因升级而关闭。现在,即将“王者归来”的LIGO有望变得更灵敏,使其能探测到比以往更微弱的信号,因此能检测到更多宇宙事件。
科学家希望,在第四轮运行期间,LIGO能够探测距离地球5.22亿至6.2亿光年的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也可以在更远距离探测到更大、更猛烈的事件,如黑洞的碰撞与并合。LIGO首次直接探测到的引力波就是由距离地球13亿光年的两个大质量黑洞并合引起。
据悉,在第四轮运行开始前一个月,LIGO将开始工程运行,以对升级情况进行测试,在此期间,引力波探测器也有可能提供一些令人振奋的科学发现。事实上,LIGO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也发生在测试期间。第四轮运行计划持续一整年,中间有一个月的维护期。(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据美国太空网5日报道,经过两年升级,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将于2023年3月开始第四轮运行,并将捕捉到比以往更微弱的引力波信号,如
宇宙中最早的类星体是如何形成的?这一谜团已经困扰科学家近20年。现在,英国天体物理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已经找到
记者7月7日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嫦娥四号任务玉兔二号月球车和着陆器分别于7月5日19时14分和7月6日6时整完成休眠设置,完成第44月昼工作,进
刺,是植物防御大型食草动物取食的主要武器,有皮刺、枝刺和托叶刺等。现生的有花植物中,大量的刺头,让包括人在内的取食者颇为忌惮。但此
据美国太空网5日报道,经过两年升级,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将于2023年3月开始第四轮运行,并将捕捉到比以往更微弱的引力波信号,如
宇宙中最早的类星体是如何形成的?这一谜团已经困扰科学家近20年。现在,英国天体物理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已经找到
记者7月7日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嫦娥四号任务玉兔二号月球车和着陆器分别于7月5日19时14分和7月6日6时整完成休眠设置,完成第44月昼工作,进
刺,是植物防御大型食草动物取食的主要武器,有皮刺、枝刺和托叶刺等。现生的有花植物中,大量的刺头,让包括人在内的取食者颇为忌惮。但此
7日,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在线发表一项关于双星演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中澳天文学家发现一个刚刚完成共有包层抛射的双星系统,被抛射的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工程师开发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该电池在极寒和酷热的温度下表现良好,同时还能储存大量电能。本周发表在《美国国家
粒子家族喜迎新成员!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官网5日报道,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底夸克探测器(LHCb)实验合作组宣布,他们观察到三种新粒
说到锂元素,现代人并不陌生,无论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是无人机、电动汽车,都在使用锂电池供电。但这个现代感十足的元素其实几乎和宇
美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通用流感疫苗,其由流感病毒的关键部分组成。小鼠实验显示,这种疫苗能在年轻和老年小鼠群体针对不同甲型流感毒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5日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发布了迄今最全面的斑马鱼基因图谱。斑马鱼是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使用量第二大的动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