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的洞穴是生物避难所?16日,记者从中科院植物所获悉,通过分析东亚亚热带洞穴的28个特有生物,该所科研人员发现,88%的生物迁入洞穴定居事件,都发生在2300万年前的渐新世—中新世交界期之后;绝大多数洞穴特有生物支系,都起源于地表的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
洞穴是一种极为独特的生态系统,其内部通常光照弱、温度恒定、湿度高,且营养贫瘠。同时,洞穴内生物繁殖能力弱、群体小,灭绝风险极大。全球洞穴系统孕育了大约5万种穴居生物。
“相对地表生物,人们对洞穴生物的关注比较少。东亚亚热带,尤其是喀斯特地区,拥有丰富的洞穴系统,孕育了许多特有的生物,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区域。”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王伟说。
通过对东亚亚热带洞穴特有的28个植物、动物和真菌类群进行系统发育、分化时间和生物地理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生物迁入洞穴定居的速率在中新世持续加快,上新世以来急剧下降。
通过模拟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适生区的进化动态,并分析19个化石点的古温度、古降水变化,研究人员认为,当地的地质条件、古气候以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演变,共同驱动了该地区生物迁入洞穴定居。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9个生物从洞穴返回地表定居的事件。“这说明洞穴不仅是森林物种的避难所,还是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一个资源库。”王伟解释道。
王伟表示,这项研究揭示了东亚亚热带地区生物迁入洞穴定居的规律,并分析了影响地表生物迁入洞穴的主要因素;研究不仅提高了人们对洞穴生物多样性进化历史的理解,还对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陆成宽)
幽暗的洞穴是生物避难所?16日,记者从中科院植物所获悉,通过分析东亚亚热带洞穴的28个特有生物,该所科研人员发现,88%的生物迁入洞穴定居
近日有报道称,睡眠不规律、不充足或经常熬夜会导致人的胃口变好,进而造成超重或肥胖。对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睡眠医学科主任医师董
幽暗的洞穴是生物避难所?16日,记者从中科院植物所获悉,通过分析东亚亚热带洞穴的28个特有生物,该所科研人员发现,88%的生物迁入洞穴定居
由德国哥廷根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在对天然双层石墨烯开展的高精度研究中,发现了新奇的量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细菌性皮肤感染的新方法。在最近发表于《自然》杂志的论文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的新
近日有报道称,睡眠不规律、不充足或经常熬夜会导致人的胃口变好,进而造成超重或肥胖。对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睡眠医学科主任医师董
一个国际联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个体遗传缺陷以不同方式导致心力衰竭。该研究基于对健康和衰竭心脏的心脏细胞进行的首次全面单细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研究人员合作研发出一种简单且安全的硅锗薄膜制造技术,这种薄膜可将工业设施的废热转化为电力。相关研究发表在《材料快报
俄罗斯科学家提议将玄武岩纤维用作航天器部件增强材料。使用这种复合材料的结构承重性好,可耐受大温差。此外,玄武岩塑料的使用将显著降低
据15日发表在《自然·材料》上的论文,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光子和电子自旋量子位来控制二维(2D)材料中的核自旋,实现了在2D材料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生物工程师开发了一类新的仿生3D相机系统,可模仿苍蝇的多视图视觉和蝙蝠的自然声呐感应,从而产生具有非凡深度范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