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行星防御任务即将执行。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0日报道,执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的航天器将于9月26日撞击小行星“迪莫弗斯”,以尝试改变其运行轨道。
DART飞船重500公斤,于去年11月24日发射升空,预计将于9月26日抵达其目的地,即780米宽的小行星“迪迪莫斯”,随后撞上160米宽的“迪莫弗斯”,并试图改变其运行的轨道。
在西班牙格拉纳达举行的欧洲行星科学大会上,DART任务科学家、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安迪·里夫金表示,“迪迪莫斯”和“迪莫弗斯”都不会对1100万公里外的地球造成任何威胁,但他的团队希望此次试验获得的结果,为他们未来应对潜在致命的太空岩石提供重要参考。
如果DART以每秒6.6公里左右的速度撞击“迪莫弗斯”,会改变其运行轨道持续至少73秒,大约改变10%。不过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能改变其轨道持续10分钟,才会被认为试验取得了成功。
尽管DART上有一个摄像头,但在飞船撞击小行星时会被摧毁,因此无法看到撞击结果,研究团队将依靠9月11日从DART上分离的“意大利轻型立方体卫星成像”开展详细观测。在距离撞击陨石坑55公里的地方,该装置将使用两台摄像机拍摄撞击的图像记录数据,并测量撞击对“迪莫弗斯”的动力学影响,以及撞击现场产生的任何羽流。
此外,包括哈勃望远镜和詹姆斯·韦布在内的多个地面望远镜和空间观测站也将提供支持,它们将测量“迪迪莫斯”的运转周期,并将其与过去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里夫金说:“当‘迪莫弗斯’移动到‘迪迪莫斯’前面时,会导致‘迪迪莫斯’亮度下降,通过测量亮度变化,可以获得‘迪莫弗斯’环绕‘迪迪莫斯’的运行周期。”
里夫金认为,任务是否成功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时间才能揭晓。欧洲航天局计划2024年发射“赫拉”航天器,以更详细地记录撞击的后果。(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行星防御任务即将执行。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0日报道,执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
英国《自然》杂志21日发表的一篇工程学论文,英国科学家团队展示了一组受动物启发的飞行机器人,可以在飞行中建造3D打印结构。未来的飞行机
记者9月19日从内蒙古科技厅获悉,由蒙草生态环境集团(以下简称蒙草生态)选育的三河偃麦草和巴尔虎草木樨状黄芪野生栽培品种,通过内蒙古自
澳大利亚工程师领导的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上撰文称,他们首次使用3D打印方法,获得了迄今比强度最高的钛合金,这是航空航
在物理学和微型磁铁的帮助下,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端粒DNA的新结构。端粒被视为长寿的关键,它们保护基因免受损害,但每次细胞分裂时都会变
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行星防御任务即将执行。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0日报道,执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
英国《自然》杂志21日发表的一篇工程学论文,英国科学家团队展示了一组受动物启发的飞行机器人,可以在飞行中建造3D打印结构。未来的飞行机
记者9月19日从内蒙古科技厅获悉,由蒙草生态环境集团(以下简称蒙草生态)选育的三河偃麦草和巴尔虎草木樨状黄芪野生栽培品种,通过内蒙古自
澳大利亚工程师领导的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上撰文称,他们首次使用3D打印方法,获得了迄今比强度最高的钛合金,这是航空航
在物理学和微型磁铁的帮助下,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端粒DNA的新结构。端粒被视为长寿的关键,它们保护基因免受损害,但每次细胞分裂时都会变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9日报道,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近日发布了其拍摄的首张火星红外图像,捕获了整颗行星的大气数据,这将帮助天
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洞察号着陆器探测到了火星上由流星体撞击事件引起的地震波,并由火星
治疗癌症的一种方法是使用光解封系统的光动力疗法,在这种疗法中,光被用于在肿瘤处原位激活抗癌剂。然而,合适的药剂必须在可见光下稳定,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人员在合成生物学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设计了一个系统,该系统能执行活细胞的数个关键功能,包括产生能量和表达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