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估计,超过95%的地球海洋从未被观测到过,而为水下摄像机长时间供电成本太高,阻碍了对海底的广泛探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声波驱动的无电池无线水下相机,为解决这一问题迈出了重要一步。该相机的能效比其他海底相机高出约10万倍,即使在黑暗的水下环境中,也能拍摄彩色照片,并通过水无线传输图像数据。研究论文发表在最近的《自然·通讯》上。
该相机的自主摄像头由声波驱动。它能将穿过水的声波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其成像和通信设备提供动力。在捕获和编码图像数据后,相机还使用声波将数据传输到重建图像的接收器。因为它不需要电源,所以相机可在探索海洋之前连续运行数周,使科学家能够在海洋的偏远地区寻找新物种。它还可通过拍摄监测海洋污染情况或水产养殖场鱼类的健康和生长。
团队成员称,这款相机最令人兴奋的应用之一是气候监测。科学家正在建立气候模型,但缺少来自95%以上海洋的数据。这项技术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更准确的气候模型,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海底世界。
为制造可长时间自主运行的相机,研究人员需要一种可在水下单独收集能量而自身功耗很少的设备。相机使用由压电材料制成的传感器获取能量以及超低功耗成像传感器,即使图像看起来黑白相间,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光也会反射在每张照片的白色部分。图像数据在后处理中合并时,就可重建彩色图像。
研究人员在几种水下环境中测试了相机。在其中一次,他们捕捉了漂浮在新罕布什尔州池塘中的塑料瓶的彩色图像。他们还能拍摄出高质量的非洲海星照片,照片中甚至连沿着海星手臂的微小结节清晰可见。该设备还有效地在一周的黑暗环境中反复对水下植物进行成像,以监测其生长情况。
总编辑圈点:
海洋,广阔、深邃又神秘,只有不到5%的地球海洋被探索过,其他区域对人类来说还是个谜。这次,科研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声波驱动的无线水下相机,解决了供电的问题;它使用了超低功耗成像传感器,虽然乍看得到的图像可能平平无奇,但进行数据处理后,便可重建水下拍摄物体的彩色图像。将这类相机长期布置在海洋中,便可获得关于某一区域环境变化的直观证据。毕竟,人们总相信眼见为实,相机带回的罕见的画面,或许能给人更大的震撼。(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科学家估计,超过95%的地球海洋从未被观测到过,而为水下摄像机长时间供电成本太高,阻碍了对海底的广泛探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人
9月2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质子治疗系统创新产品注册申请。该产品是十三五期间科技部重点研发计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9月26日21时3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六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
科学家估计,超过95%的地球海洋从未被观测到过,而为水下摄像机长时间供电成本太高,阻碍了对海底的广泛探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人
电动汽车推广的最大障碍之一是充电,或者说是缺乏充电基础设施。车主们普遍存在着里程焦虑,他们担心电量耗尽并被困在远离电动汽车充电站的
作为太阳系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星球,火星的表面之下究竟有什么?这是人类长久以来的疑问。基于祝融号火星车低频雷达数据,我国科研人员发现
9月2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质子治疗系统创新产品注册申请。该产品是十三五期间科技部重点研发计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9月26日21时3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六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由于担心热带风暴伊恩袭击佛罗里达州,带来强降水和雷击等问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决定放弃于9月27
9月23日,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碳四装置K1231压缩机完成检修正式投用后,消音器及管线振动治理达到预期目标。至此,K1231压缩机13年来存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四院获悉,9月25日6时5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试验十四号和试
钙钛矿从光中传输电荷的效率非常高,被称为太阳能电池板和LED显示器的下一代材料。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利用钙钛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