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研制出了迄今最薄的铁电材料——半纳米厚的二氧化锆。最新研究为下一代节能电子设备的设计和研制奠定了基础,也对新型二维材料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电子设备变得越来越小,为其供电的材料也需要变得越来越薄,因此,在开发下一代节能电子产品时,科学家们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是找到在超薄尺寸下仍能保持特殊电子特性的材料。铁电材料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解决方案,其可帮助降低手机和电脑中超小型电子设备的功耗。
铁电材料是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自发极化,且极化方向能被外加电场改变的材料,有望应用于超低功率微电子领域。但传统铁电材料在厚度为几纳米左右时,会失去内部极化,这意味着其无法与目前的硅技术兼容。现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学家在硅上制造出迄今最薄铁电材料解决了上述问题。
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在只有半纳米厚的超薄二氧化锆层内发现了稳定的铁电性。该团队直接在硅上生长这种材料,发现当二氧化锆(通常是一种非铁电材料)变得非常纤薄(约1—2纳米厚)时,就会产生铁电性,且在厚度接近极限——约半纳米时,铁电特性继续存在,这是科学家们迄今研制出的最薄的铁电材料。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施加小电压,来回切换这种超薄材料内部电子的极化,展示了迄今最薄硅上工作内存,有望为节能电子产品提供巨大的前景。
研究第一作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研究员苏拉杰·奇埃马说:“这项工作朝着将铁电体集成到高规模微电子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也对设计新型二维材料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将三维材料挤压到二维厚度极限,可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解开各种材料内隐藏的现象,大大扩展下一代电子产品所用材料与硅技术兼容的空间。”(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标签: 半纳米厚 最薄铁电材料 电材料制成 为下一代节能电子设备 研制奠定基础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物理学院肖正国教授课题组与南京工业大学王建浦教授、王娜娜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在钙钛矿表面形成的纳
1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材料研究中心能源材料室与合作方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材料所在钒合金抗辐照性能机理研究方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研制出了迄今最薄的铁电材料——半纳米厚的二氧化锆。最新研究为下一代节能电子设备的设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教授、丁冬生教授课题组与国外同行合作,利用强关联系统的相变提高了里德堡原子对微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物理学院肖正国教授课题组与南京工业大学王建浦教授、王娜娜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在钙钛矿表面形成的纳
1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材料研究中心能源材料室与合作方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材料所在钒合金抗辐照性能机理研究方
俄罗斯研究人员发现,可使用正电子发射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提前诊断慢性肾病(CKD)。在尿检还没有变化但疾病已在分子细胞水平上形成的时期,这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深度学习软件Omnipose,其能帮助解决在显微镜图像中识别各种微小细菌的挑战。研究结果发表在17日的《自然
韩国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使用磁共振成像(MRI)在毫秒级时间尺度上,非侵入性地跟踪大脑信号的传播。这项发表于《科学》杂志的最新
40多年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治疗艾滋病(AIDS)的方法,但还未取得成功。现在,由丹麦奥胡斯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找到一
中国天眼(FAST)又有新发现!基于FAST观测数据,我国天文学家发现了1个尺度大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结构。这是迄今为止在宇宙中探测到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