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征集工作于今年7月启动,183个基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创新应用的案例参与评选。本次公布的示范案例聚焦文化数字化、数据要素赋能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等共性问题,涉及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促进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培育文化创意新产品、挖掘文化数据价值、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等重点领域,展现了信息化条件下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新亮点。
在赋能文化艺术创新表达方式方面,话剧《苏堤春晓》开辟“第二现场”,创新实现全国六地与北京首演现场“同时共在、千里共赏”,让舞台艺术通过信息化手段传播普及;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创新打造全域行浸式数字演艺《红飘带·伟大征程》,再现红军长征历程,让红色文化更加生动、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促进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水平提升方面,浙江美术馆“藏品云”以“典藏大脑”“数字驾驶舱”等构建起跨省美术藏品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助力美术典藏资源智联共享惠民;国家自然博物馆应用人工智能、增强现实技术打造数字人,提供沉浸式导览服务,提升游览趣味性、便利性。
在助力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方面,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与数字化平台采集2200套、12583件明代官窑标本,形成约30万条基因数据,为文物保护与研究、文创产品的开发等提供数据支撑;“数说犀尊”智慧展厅以数据代替实物,从出土经历、功能特点、铸造和装饰工艺、造型美学等方面对国宝进行全方位解读,将古老的犀尊文物以全新方式进行呈现。
在提高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效能方面,“海南放心游”建立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平台,帮助游客维权索赔,有效整治市场乱象;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推出的“语言类演出场所非现场监管应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演出视频进行智能分析,有效提升检查效率和监管覆盖面。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深度应用,实现文化和旅游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标签:
知识产权是创新的重要载体,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说,国际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随着人工智能(AI)的普及,越来越多科研人员开始使用AI工具。近日在英国《自然·人类行为》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近年来以甲醇作为能源的醇氢电动技术逐步兴起,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汽车电动化的技术路线,而且为解决中国
 体量轻、节奏快、表现力丰富的微短剧,近年来成为网络视听新爆点,并快步进入全面提质新阶段。连续举办两届杭州·微短剧大会的杭州市
2025年的脚步越来越近,美国《福布斯》网站在近日报道中预测了2025年值得关注的四大技术趋势。文章强调,这些最具变革性的技术将深刻影响人
日前,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最新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统一大市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