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是数九腊月的天,赤身骣马难交战,活活冻坏了将魁元!”一声高亢的唱腔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区艺术教学中心的舞蹈室传出。10月11日晚,中国科大戏曲协会的周常活动正在进行,协会里的学生们在这里练嗓、排戏,古老的戏腔在校园里回荡。
“近期,‘百戏入皖·星耀合肥’系列活动在全市持续开展,在我们学校也引发了广泛关注。”中国科大戏曲协会会长陈曦说,越来越多同学想要了解、学习传统艺术,今年招新反响尤为热烈,协会的活跃成员人数也在不断增长。“我们会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次排练,努力把传统戏曲的魅力在校园中传播开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一堂课到一方舞台:戏曲在中国科大落地生根
2022年7月15日,中国科大迎来首位“驻校艺术家”——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
“最初只是想在学校里开展一些戏曲普及工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院办公室副主任王童回忆说。韩再芬老师受聘当天,不少热爱戏剧的学生来到现场,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成为了中国科大戏曲协会的首批成员。一个原本“小众”的兴趣,在那一刻有了正式的名字和组织。
彼时的中国科大,还没有成熟的戏曲活动基础。为了让传统艺术在理工科院校真正落地,学校艺术教学中心从教师资质、教学方式到场地管理,都进行了慎重考量。“请老师必须既有专业造诣,又懂高校教学规律。”王童介绍,“这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我们希望学生不仅是看戏,更要学会戏曲的程式、唱腔与精神。”
最早的排练,只有寥寥几名学生参与。
招募爱好者困难、课程安排紧张、经费投入高……这些现实问题都没有让团队放弃。“只要氛围慢慢形成,总会有一个爆发期。”王童说。
事实证明,这个“爆发期”来得并不远。短短几个月后,社团成员就在韩再芬主演的《倾宁夫人》演出后台,现场向老师展示了刚学四节课的成果——黄梅戏《夫妻观灯》选段。清亮的唱腔、稳健的身段让韩再芬颇感惊喜。那一刻,理工科学生的严谨与戏曲的灵动,意外地融合在一起。
“中国科大的学生学习能力非常强。”王童笑着说。那次排练之后,戏曲协会的活动渐渐步入正轨,一群原本与戏曲交情不深的理工青年,在唱念做打中,找到了另一种表达的方式。
唱念做打之间:中国科大学子让艺术“活”起来
夜幕降临,中区艺术中心的舞蹈室亮起灯光。
几位学生换上练功服,在镜前对着身段、比划唱腔;有人低声哼唱《梁祝》,有人打磨《斩黄袍》的刀马动作——唱腔声此起彼伏。
“我们一般每周排练一到两次,晚上七点到九点。”23级少年班学院管理科学方向学生杨霆羽说,他刚进校时不太适应,“学习节奏快、压力大,身边的小伙伴都在准备高考,交流得并不多。”后来,他加入了校园戏曲社,这才找到了排解情绪的出口。
“我外婆以前是文工团演员,从小就听她唱京剧。”第一次拿起折扇、第一次穿上戏服,他开始了书本之外的学习。“唱念做打四门功课都不容易,刚开始我音域很窄,后来每天吊嗓,肺活量从三千多练到快六千。”
唱腔练开了,心也就慢慢开了。
他笑着说:“学习压力大的时候,我会去空教室唱一会儿。”
相比杨霆羽“少年班”的早熟,24级数学学院统计学专业的顾昕越则带着一份邻家碧玉的气息。
“我爷爷是绍兴人,会唱越剧、绍剧、莲花落等。”从小耳濡目染,顾昕越进入中国科大后第一时间加入了戏曲社。她主攻越剧,嗓音清亮,第一次登台饰演的是《梁祝联唱》里其中一位祝英台。
从最初放不开到逐渐找到声腔的张力,她学会了用嗓音表达情绪,“那一刻我懂了‘声能托情’的意思。”顾昕越说。
如今,随着戏曲文化在校园内流传,学子们也在戏曲表演中找到新的自信与表达方式。
“理实交融”之下:理工校园的文化新滋养
“理工科学生的日常,大多是和算法、实验、代码打交道。”王童说,“但人的成长不能只有理性,艺术教育是他们情感和创造力的出口。”
王童表示,中国科大在安徽合肥,全国各地的学子来到这里,也应该了解安徽的代表性文化。以黄梅戏为突破口,学校希望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同时,也能接触和理解传统艺术。
“我们希望用更开放的方式去传递戏曲的魅力。”陈曦说。在她看来,理工科学生学习戏曲,不是“偏离主业”,而是一种补全。
“我们社团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美。很多人其实是喜欢的,只是没找到入口。”陈曦说。
她还记得,最近看“百戏入皖”演出《红鬃烈马》时的震撼——那是她第一次走进线下剧院观看戏曲演出。“舞台灯光、乐队合鸣,还有演员身上的力量,让我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几百年过去,戏曲还在。”
从“徽班进京”到“百戏入皖”,从剧院到校园,戏曲的传承在高校青年群体中找到了新的落点。
古老的戏韵,被新一代青年重新唱响。在青春的声腔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卞怡菲/文 曹国栋/摄
标签:
每经AI快讯,10月13日,恒生指数下跌1 52%。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98 04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