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全国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 关于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推动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实现新突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近年来,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服务大局,加强顶层设计,注重示范引领,强化能力提升,推动协同发展,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多地培育了一批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内涵、有品位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吸引更多游客选择乡村旅游、体验乡村旅游、爱上乡村旅游。
如今,在福建永定,游客看到了乡景,听到了乡音,找到了乡愁。南江村地处永定区湖坑镇南溪土楼沟景观中心,村中树木青翠、溪流环绕,水稻梯田与古色古香的土楼交相辉映,客家古村落的风韵尽显。
据了解,南江村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接近2.5万元,乡村旅游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南江村注重丰富乡村旅游人文内涵,对当地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展现客家人睦邻友好的八角楼、体现南江出嫁女儿孝悌的“女儿林”、传承红色精神的经德堂……当地以这些充满民俗风情的地域特色讲好南江村故事,为乡村旅游带来人气、注入活力。
“目前,外出返乡创业青年不断增加,村里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的村民有200余人,村民的幸福指数大幅度提升。”南江村党支部书记江道明表示,南江村还与洋多村、新南村、南中村、实佳村、吴银村等6个村共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形成“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工作局面,从组织构建、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五位一体推动合作共赢,携手共建土楼十里长廊乡村旅游示范带。推动由南江单一“小景点”向十里南溪“大景区”转变,促进当地乡村旅游品质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乡村优秀文化吸引力。
12月2日,浙江余村成功入选首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我们始终牢记 殷切嘱托,坚持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从过去炸山开矿、烟尘漫天,到现在山清水秀、游人如织,余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说。
2005年8月15日, 在浙江工作期间到余村考察,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村两委班子下定决心变靠山吃山为养山富山,余村打开了发展新天地。经过5任书记接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村里办起“两山”旅游公司、建起矿山遗址公园,推动土地流转、村民入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现在,余村年接待游客量近百万,村集体年收入达800多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700元增长到6.1万元,乡村旅游总收入5000多万元。
“去年, 再次来到余村,肯定了我们的绿色发展路子,乡村旅游使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汪玉成表示,当地理清村集体与村民、工商资本与农户的共建共享关系,鼓励因村施策、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引导村民以承包、租赁、入股等方式积极参与乡村旅游经营,每年投入200万元用于鼓励乡村旅游发展,形成以村民经营为主的发展模式。
同样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安徽西递村也实现了从一个欠发达村庄转变为国内外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华丽蜕变。
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现有明清祠堂3座、牌楼1座、古民居224幢。西递村党支部书记胡傲立介绍,目前,西递村建立了以村民为主体、企业为主导的经营模式,由黟县徽黄旅游公司保护和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旅游开发,每年按一定比例分红给村民。2019年,西递村旅游收入达4691万元。目前,村内从事旅游相关的营业户260家,从业者超过1000人,村民和外来创业者把村内房屋改造为民宿、餐厅、文创商店等。村民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3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近4万元。
“通过旅游来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可以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丰富游客体验,又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实现了有效保护、传承和活化非遗技艺。”胡傲立说。因此,西递村着力打造“千古黟技,匠人圣地”百匠堂,包含“非遗传承体验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和“徽食文化街区”三大板块,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名片;成立了研学旅游大师工作室,自主开发设计了古村落游学、非遗项目体验、农耕文化体验、徽州大讲堂、徽州民俗体验等五大类别研学旅游项目;着力打造地方特色传统民俗活动,结合西递村传统特色“抛绣球”和“徽州祠祭”表演,进一步丰富了参与性、体验性业态。
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医、养、健、管、游、食”六位一体的大健康全产业链吸引着远近游客的光顾。
“通过制定各种乡村旅游招商政策让商家进得来、能投资、稳得住。”万峰林街道党工委书记余顺江介绍,建立客栈协会,通过协会牵线搭桥拓展招商资源;开展“以商招商”,以民宿为亮点产业、农家乐为重点产业、农旅观光为支撑产业,整合优势资源;引导群众利用闲置土地、房屋进行入股招商,通过招商不断扩大民宿产业覆盖面,促进农民变股东、变商人、变工人,带动农民增收,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河北共有1900个村、5400余家企业参与发展乡村旅游,累计带动了793个贫困村近30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2019年,全省乡村旅游实现收入442亿元,接待游客达2亿人次。
通过发挥京津冀三地共有品牌的集聚带动效应,依托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文化带、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太行山红色旅游示范带建设,河北培育形成了一批集生态休闲、乡村度假、民俗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集聚区(带),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加速向产业优势转变。
“如今, 2012年考察并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动员令的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村民年收入由2012年人均不足千元,达到现在的1.4万元,由太行山最贫困的山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游人如织的富裕村。”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那书晨说,从燕山太行到渤海之滨、从坝上草原到平原乡村,一幅幅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新时代的燕赵大地上徐徐展开。
“下一步,我们将把乡村旅游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乡村旅游质量效益,为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那书晨说。(本报记者 薛 帅)
如果说电影将人的寿命延长了3倍,那观剧也同样如此,舞台是一面镜子,当我们走进剧场时,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自己。看戏是在看热
同质化现象的产生不仅仅是艺术生产者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仅以口号式的正面提倡或简单的反面批判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近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由中国动漫集团、中华中医药学会、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动画片《手指的魔法》在北京首映。《手指的魔法》讲述
近日,莫言与当代中国文学创新经验研究丛书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会由作家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国家社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地处祖国的西南端,沿边沿海靠山,聚居着壮、瑶、苗、京等少数民族,还是全国唯一的京族聚居地。民族团结关系着国家
舞狮子、敲锣鼓,舞起皖北花鼓灯,唱响淮河琴书。1月9日下午,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段郢乡蒲庄村,2022安徽省乡村村晚精彩上演。演出以欢乐
礼赞百年风华 讴歌青春中国湖南广电庆祝建党百年主题交响乐宣传总结座谈会近日在长沙召开。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1年12月22日是国家大剧院建院14周年的日子。当天举办的建院14周年庆祝活动及随后推出的系列演出,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通过线上、
它以极致的身体美学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和力量激发,并唤起我们对友谊、勇敢、使命、责任的思考。感谢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把这么精彩的节目带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