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关于表彰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决定》,授予231个单位“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授予401名同志“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授予95名同志“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在四川,有这样一群文旅人,他们坚定信念,大胆创新,在日常的工作中默默奉献,用青春书写了文旅事业发展的美丽篇章。
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
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以首创精神擘画文旅发展新图景
丁真和甘孜文旅局局长在网络意外走红,颠覆了传统旅游营销模式,引发全网热切关注并迅速传播,成为2020年至2021年全国文旅营销领域的“超级顶流”。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顺势推出的《丁真的世界》《丁真的新年》《甘孜本色》等系列宣传片和“1分钟看看甘孜有多美”“甘孜A级景区门票全免”“文旅局长推荐100个打卡点”等网络话题,全网阅读量超200亿次。甘孜文旅局局长更是借势实现了从顶流网红到旅游大使的华丽转身,使“网红”变“长红”。
在国家和四川省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甘孜州财政每年安排旅游品牌塑造、宣传营销等专项经费1000万元,有力地提升了甘孜文旅品牌形象和旅游服务能力。
首创精神擘画文旅发展新图景。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实践,甘孜州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27.26%,增幅位列四川省前茅。2021年在疫情冲击下,仍然实现接待游客3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85亿元,分别是2016年的2.6倍、2.9倍。甘孜州A级旅游景区创建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攀升四川省第一;现有A级旅游景区96家,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20家、3A级景区74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量实现历史性跨越……从甘孜州给出的成绩单不难看出,甘孜州文化和旅游产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一幅风生水起、蹄疾步稳的文旅画卷跃然如见。
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
谢红:
让梦想开花结果
梅花香自苦寒来。自1986年参加四川省青少年川剧比赛获表演二等奖,到今天荣膺“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多年来各项荣誉的取得,离不开谢红对川剧事业的热爱。
谢红现为国家一级演员,任四川省宜宾市酒都艺术研究院演出一大队队长。1979年,年仅11岁的谢红入梨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练嗓、压腿、捆腿、吊腿,练台步,练身段,练唱腔。如此经年,打下了扎实的川剧基本功。拜师川剧名家张光茹后,她在唱腔和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表演技巧上,更是有了新的领悟与突破。
“我在表演中十分注重细节,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要对着镜子反复琢磨,尽量做到自然、传神。”谢红说,“坚守”是写在川剧人身上可贵的品质。多年来,她潜心研究,不断追求卓越,在舞台上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在她看来,艺无止境,只有不断追求,方可达到艺术的彼岸。演戏如此,人生亦如此。
努力奋斗,终让梦想开花结果。谢红的表演不仅得到了同行及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在参加全国、四川省和宜宾市的各种戏剧比赛中,也先后获奖30余项。
除此之外,她还积极加入文化志愿服务、文化交流演出活动的队伍中。每年参加文化惠民走基层、文化惠民戏剧专场、川剧进乡镇、川剧进乡村、戏剧进校园、进军营慰问演出等活动80余场,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可。
作为“叙泸河”川剧艺术传承人,谢红深知“一枝独放不是春”。她把对川剧的传承和发展,系在心间、挑在肩上,同时着力培育青年观众。谢红带队并参演开展“叙泸河”川剧艺术进校园专题知识讲座,现场传习川剧表演,每年进校园、进乡村演出活动30余场,覆盖20所学校、学生3万余人。2017年,谢红为宜宾市中山街小学创排川剧集锦《古镇梨花》,该节目参加四川省第三届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获二等奖。近年来,她还带领文艺演出小分队赴宜宾市7县3区开展 “弘扬传统国粹、川剧走进校园”演出活动,场次达700余场。
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
冯秋兰:
做好文化队伍的“领头雁”
她是一名“80后”,在她的率领下,当地传统龙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泸州雨坛彩龙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泸县农民演艺被国家级标准管理委员会确定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泸县农民演艺网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泸县获评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她就是温婉果敢的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冯秋兰。
2000年,冯秋兰进入泸县广播电视台成为一名记者,随后一直从事文化广电旅游事业。
“刚上班那会儿,我深深地被泸县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前辈们为繁荣泸县文化和旅游事业所做出的艰辛努力一直激励我努力前行。”冯秋兰把理想和信念深深植入文广旅系统工程中,贴心为民服务,做好全县文化队伍“领头雁”,让人民群众从公共文化服务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要用高品质的文艺精品增强泸县的文化记忆。”怀揣着使命与梦想,当地文广旅系统在冯秋兰带领下干劲十足,不断挖掘泸县非遗泸州雨坛彩龙的文化内涵,推陈出新,使其同名龙舞节目《泸州雨坛彩龙》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同时,该节目还应邀代表四川省民俗文化到香港演出;高标准打造舞台剧《龙城宋韵》,为沪州4县3区第一台亮相酒城大剧院的本土文旅融合文艺精品;推出“醉美泸州·泸县农民演艺大舞台”周末剧场驻场惠民演出,成为泸州市第一个探索文化消费促进机制的驻场演出;原创舞蹈《梦·南宋》《薅·歌》《龙腾盛世》等屡获省市大奖、广受好评。
因为工作关系,冯秋兰曾经在经济部门就职,因为热爱又回到文旅部门。她用虚怀若谷的胸襟,点滴记录和实践泸县文化大繁荣的进程。如今,结合新一届县委提出的“文旅联动”发展战略,冯秋兰提出打造“中国龙文化体验目的地”的文旅发展目标,除了一系列重点项目以外,她还积极对接上级部门,统筹举办春节系列文化活动、雨坛彩龙民俗文化活动等龙文化主题活动,不断提升“千年泸县·宋韵龙城”的城市文化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本报驻四川记者 王雪娟)
如果说电影将人的寿命延长了3倍,那观剧也同样如此,舞台是一面镜子,当我们走进剧场时,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自己。看戏是在看热
同质化现象的产生不仅仅是艺术生产者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仅以口号式的正面提倡或简单的反面批判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近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由中国动漫集团、中华中医药学会、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动画片《手指的魔法》在北京首映。《手指的魔法》讲述
近日,莫言与当代中国文学创新经验研究丛书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会由作家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国家社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地处祖国的西南端,沿边沿海靠山,聚居着壮、瑶、苗、京等少数民族,还是全国唯一的京族聚居地。民族团结关系着国家
舞狮子、敲锣鼓,舞起皖北花鼓灯,唱响淮河琴书。1月9日下午,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段郢乡蒲庄村,2022安徽省乡村村晚精彩上演。演出以欢乐
礼赞百年风华 讴歌青春中国湖南广电庆祝建党百年主题交响乐宣传总结座谈会近日在长沙召开。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1年12月22日是国家大剧院建院14周年的日子。当天举办的建院14周年庆祝活动及随后推出的系列演出,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通过线上、
它以极致的身体美学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和力量激发,并唤起我们对友谊、勇敢、使命、责任的思考。感谢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把这么精彩的节目带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