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戏曲及民间艺术缤纷璀璨的地区,在决战新冠肺炎疫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奋进道路上,天津涌现出很多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他们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使命担当,勇挑重担,冲锋在前,让文化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
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在润物无声中传递群众文化力量
成立于1956年的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多年来深耕群众文化事业,认真践行“文化惠民”理念,持续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服务活动,将文化爱心播撒到边疆地区,让群众的文化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由于一段时间内新冠肺炎疫情反复肆虐,使得天津市许多群众文化活动的规模、影响力难以进一步拓展。面对各种不利因素,天津市群众艺术馆迎难而上。馆长刘文艳说:“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建馆60多年来,经历的困难不计其数,只要大家坚守初心、团结一致,凝心聚力推动群众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就一定会有所作为。”
2021年,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以“提高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目标,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与“脱贫攻坚”等国家战略,组织完成各类群众文化活动83项、160余场,全年通过各级数字化平台开展直录播活动221场,线上线下累计服务受众达1667万余人次,发挥文化场馆宣传主阵地作用,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以新发展理念构建群众文化工作新格局,受到广泛好评。
天津市群众艺术馆从2010年开始承办“春雨工程”天津市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随着‘春雨工程’天津市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不断深入,我们与中西部地区搭建了一座文化之桥、友谊之桥,丰富了边疆地区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文化认同感。”据刘文艳介绍,在“大舞台”演出中,不少边疆地区的百姓因津门相声的捧逗包袱哄堂大笑;在结亲走访活动中,当地群众热情邀请文化志愿者去家里,与他们一起聊天、唱歌、跳舞,分享日常生活,充分发挥了文化凝聚人心、增进共识的积极作用。
获得“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让全馆干部职工倍感光荣。刘文艳说:“荣誉来之不易。前路漫漫,更需奋斗。我们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攀高峰、勇毅前行,做好新时代的接力者、文化的传播者和群众的贴心人,为群众文化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
孟广禄:用京剧传承民族精神
“我喜欢包公,因为我的脾气是刚正不阿的。我这人干工作也一样,一条道跑到黑,必须要干好。”这是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市文联主席孟广禄对自己的评价。
现场聆听了 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孟广禄心情非常激动,他说:“这是五年来我们文艺工作者盼望的一件大好事,新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我们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主旋律,加强文化建设的价值引领,用创造力和创新力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
近年来,孟广禄在京剧创新上下了不少工夫,特别是融合了交响乐、音乐剧、民族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新编京剧《郑和下西洋》颇受观众好评,也为他带来了第二座梅花奖奖杯。
为传承京剧艺术,孟广禄收了不少徒弟。为了让徒弟在舞台上有好的表现,孟广禄随时准备答疑解惑。很多弟子会在凌晨三点多钟给他打电话,说:“师父,我明天有演出,但有些地方还没搞明白。”这时候孟广禄就会亲自示范各种唱法,拍下视频给徒弟发过去。“如果我不示范明白,我怕徒弟们演出的时候记不住。”孟广禄说。
孟广禄很重视徒弟的艺德培养,他说:“从艺做人非常重要。‘尊重’这两个字不单体现在演出中,还体现在做人、做事、对待艺术等方面。在艺术之路上,人民始终在看着你。”孟广禄认为,演员要先做人立德,不能一红就飘、一红就狂,更不能忘了国家的培养,要时刻想着为国家做贡献。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孟广禄第一时间为一线医护人员捐赠了10万元。他还自编自唱了一段京剧歌《众志成城抗疫情》,表达了万众一心战胜疫情的昂扬斗志。“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有使命担当,不是说我们多富有,但是我们精神上一定要富有。”孟广禄说。
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
贺淑荣:艰辛留给自己 幸福献给群众
贺淑荣在天津滨海出生长大,这里是评剧艺术的发祥地、版画艺术之乡。浸润在家乡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中,贺淑荣从小就爱读书、看戏、看展览。“家乡的文化滋养了我,对这片土地及土地上孕育的文化,我始终有着深深的情愫。”贺淑荣说。
大学毕业后,贺淑荣在中学当了10年历史老师,2005年起进入文化领域工作。自此,贺淑荣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家乡文化事业发展建设中。“‘敬业’‘业精’这四个字是我的人生信条。无论是当老师教学生,还是做文化和旅游工作,我都努力追求能成为工作上的行家里手。”贺淑荣说。
针对滨海新区地域广阔的特点,为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贺淑荣带领团队积极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间互联互通模式,以公共图书馆矩阵、文化馆(站)集群、博物馆发展联盟等实现滨海新区文图博单位跨界合作联动,组团服务。
贺淑荣告诉记者:“为了打造书香滨海,推进全民阅读,我们搭建了一张公共文化服务的巨网。在这张网里,所有的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都可以矩阵式发展,同时跨界联合。我们将网越织越细,纵横交错,让群众享受到更便捷、更高品质的服务。”
在政府的引导鼓励下,很多社会力量都积极投身到滨海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中,津沽记忆博物馆馆长齐惠敏就是其中的代表。齐惠敏出于对文化的热爱,创立了津沽记忆博物馆,贺淑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总会予以支持和帮助。在她看来,要尽己所能让社会力量、民间力量意识到所做的事情有价值,从而获得强烈的认同感。
为了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发展,贺淑荣还带领团队开发“文化随行——公共文化服务百姓互动数字平台”,成为2018年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该平台可实现对文化工作远程动态监管,还能让群众及时掌握最新活动资讯。
2021年7月,天津市滨海新区被正式命名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21年11月,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贺淑荣被评为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
贺淑荣说:“我眷恋滨海这片土地,希望能立足岗位,有所奉献。对群众来说,从事‘诗和远方’的工作是很美好的,但做这份工作的时候不一定会轻轻松松。我愿意把工作的艰辛留给自己和团队,把‘诗和远方’的美好和幸福奉献给大家。”(本报实习记者 王伟杰)
如果说电影将人的寿命延长了3倍,那观剧也同样如此,舞台是一面镜子,当我们走进剧场时,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自己。看戏是在看热
同质化现象的产生不仅仅是艺术生产者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仅以口号式的正面提倡或简单的反面批判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近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由中国动漫集团、中华中医药学会、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动画片《手指的魔法》在北京首映。《手指的魔法》讲述
近日,莫言与当代中国文学创新经验研究丛书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会由作家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国家社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地处祖国的西南端,沿边沿海靠山,聚居着壮、瑶、苗、京等少数民族,还是全国唯一的京族聚居地。民族团结关系着国家
舞狮子、敲锣鼓,舞起皖北花鼓灯,唱响淮河琴书。1月9日下午,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段郢乡蒲庄村,2022安徽省乡村村晚精彩上演。演出以欢乐
礼赞百年风华 讴歌青春中国湖南广电庆祝建党百年主题交响乐宣传总结座谈会近日在长沙召开。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1年12月22日是国家大剧院建院14周年的日子。当天举办的建院14周年庆祝活动及随后推出的系列演出,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通过线上、
它以极致的身体美学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和力量激发,并唤起我们对友谊、勇敢、使命、责任的思考。感谢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把这么精彩的节目带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