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西藏自治区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进展,通报了切热遗址、玛不错遗址、格布赛鲁遗址、当雄墓地等4项重要考古成果。
噶尔县切热遗址是一处全新世早期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考古发现连续的文化层堆积,出土石制品为主的遗物5000余件,发现火塘、灰坑等人类活动遗迹。一处石制品密集分布区出土遗物超过2000件,推测为古人制作石器并原地埋藏的遗迹,发现石片工业、细石叶工业两种石器技术类型,推测为两个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遗存,显示古人类在此地至少经历了两次反复的占领过程,填补了青藏高原腹地距今8000年至1万年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康马县玛不错遗址(海拔4410米)是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史前聚落遗址,考古发现火塘、墓葬等人类生活遗迹,出土石器、陶器、骨器、蚌饰品、滑石珠、玉管珠等遗物。墓葬形制有石棺墓、竖穴土坑墓两类,陶器装饰纹样以刻划纹为主,技术风格与横断山区同期遗存类似。玛不错遗址代表了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对建立西藏史前考古学文化的序列、探索人类适应高寒缺氧的极端环境过程及策略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札达县格布赛鲁遗址是一处青铜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的遗址。发现早、晚两期墓葬,第一期距今3600年至3000年,以石室墓为主,反映出畜牧、狩猎的经济特征。第二期距今2700年至2100年,以洞室墓为主,出土陶器以夹砂红褐圜底器为主,多装饰粗绳纹和刻划纹、戳印纹,该类型遗存广泛见于象泉河中游地区。格布赛鲁遗址对研究象泉河流域人群的交流与迁徙、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当雄县当雄墓地是一处吐蕃时期的墓地,年代为公元7世纪至9世纪。考古发现封土墓52座,包括石室墓和土坑墓两大类,墓室外围有茔墙,葬式主要为拣骨二次葬,动物殉牲较为普遍。出土金银器、珠饰、陶器、围棋子等各类器物300余件(套)。当雄墓地的考古工作进一步揭示了吐蕃文化的丧葬习俗与制度,出土石质黑白围棋子、漆器残片、纺织物等表现出与中原文化的密切联系,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实证。
此次通报的4项重要成果,进一步揭示了青藏高原史前文化发展的复杂进程,实证了西藏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国家文物局将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框架下持续推进西藏考古工作,促进多学科合作研究,不断深化西藏地区史前文化发展与环境变迁、吐蕃文化、高原丝绸之路及南亚廊道等重要课题研究,以考古实证西藏各地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记者薛帅)
如果说电影将人的寿命延长了3倍,那观剧也同样如此,舞台是一面镜子,当我们走进剧场时,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自己。看戏是在看热
同质化现象的产生不仅仅是艺术生产者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仅以口号式的正面提倡或简单的反面批判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近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由中国动漫集团、中华中医药学会、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动画片《手指的魔法》在北京首映。《手指的魔法》讲述
近日,莫言与当代中国文学创新经验研究丛书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会由作家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国家社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地处祖国的西南端,沿边沿海靠山,聚居着壮、瑶、苗、京等少数民族,还是全国唯一的京族聚居地。民族团结关系着国家
舞狮子、敲锣鼓,舞起皖北花鼓灯,唱响淮河琴书。1月9日下午,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段郢乡蒲庄村,2022安徽省乡村村晚精彩上演。演出以欢乐
礼赞百年风华 讴歌青春中国湖南广电庆祝建党百年主题交响乐宣传总结座谈会近日在长沙召开。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1年12月22日是国家大剧院建院14周年的日子。当天举办的建院14周年庆祝活动及随后推出的系列演出,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通过线上、
它以极致的身体美学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和力量激发,并唤起我们对友谊、勇敢、使命、责任的思考。感谢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把这么精彩的节目带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