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山东省潍坊市的年画市场再度热闹起来。在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附近,经营木版年画10多年的商户刘文丽说:“这几年一个明显的变化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年画以及相关文创产品明显增多了。”她的小店属于代售及代加工店铺,没有自己的加工车间。2021年,她卖出了约1.2万套木版年画制品,70%是线上售卖,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外地游客来游玩后,专门从店铺的线上平台订制,要求邮寄回家。
近几年,以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动本地非遗资源转化为旅游商品。一方面,当地联合高校、科研企业等力量,聚焦市场需求开发非遗文创;另一方面,地方各级文旅部门加大对非遗的保护力度,尤其是强化对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文化好生态,技艺变金山
这几年,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以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为契机,推动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当地初步实现非遗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亮点“满天星”的局面。
寒亭区依托杨家埠木版年画社设立潍坊民间艺术品版权保护工作站,在西杨家埠村成立全省第一家乡村版权保护工作站,免费为作者进行作品版权登记。依托潍坊市民间艺术品版权保护工作站,投资建成了民间艺术品备案鉴定中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采集作品信息,建立民间艺术品DNA数据库,为著作权人维权和文化和旅游部门执法提供了有力依据。
高密市坚持以生产促保护,采取“项目+传承人+基地”运作模式,形成“小非遗、大产业”的发展新气象,先后开发出剪纸、泥塑、大红纸等40多类产品,其中红纸对联发展到近200家业户,年销售近5000吨,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红纸对联生产基地。
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权文松认为,好的文化生态能变出金山银山。潍坊市位于齐鲁大地中部,是山东半岛的交通枢纽,作为一个有着深厚人文积淀的文化古城,曾以“二百支红炉,三千砸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而闻名遐迩,获得了“南苏州,北潍县”美誉。潍坊非遗既是时代变迁的见证,又是珍贵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潍坊非遗,对于文化强市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融入新理念,开拓大市场
随着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非遗资源如何转化为旅游商品,成为各地思考的重要命题。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市场导向,聚焦新时代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提出在保持本真传承的基础上,尽可能发挥非遗项目的特长,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过去几年,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相关机构,打造了一个集非遗展示、交流、保护、传承、研学于一体的合作开放平台——十笏园非遗空间,并结合项目招募创新性地联合发起了“潍水非遗合伙人计划”。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潍坊核雕、诸城古琴、面塑、剪纸、蛋雕等首批具有代表性和落地运行功能的重点非遗项目入驻了非遗空间。该模式由政府牵线,在非遗发展过程中引入适度的市场机制,促使其优胜劣汰,以压力激发活力,并借助此种方式为非遗的生存寻求新的路径,在保护性原则的前提下,吸引资源投入,推动其活性传承。
如今,基于“非遗IP”,十笏园非遗空间通过各种渠道与创新方式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提炼升华。通过加强“政策+流量”扶持,致力于打造非遗集聚区和开放合作平台,助力潍坊打造国内领先的“非遗IP”,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珍品变商品,科学求发展
寒亭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民俗旅游资源特色突出。近年来,寒亭区以“年画风筝之乡、魅力民俗之旅”为主题,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理念,整合各类资源,深化项目带动,充分发挥政策效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档次进一步提升。
以非遗资源融入旅游供给端为目标,寒亭区制定出台了《寒亭区关于促进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区政府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文旅产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文化旅游宣传推广、规划编制、载体建设、人才培养、非遗传承、创意创新、公共服务、演艺节庆、安全体系建设等;在财税、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省、市、县三级投入消费引导资金1.2亿元,加大文旅资源网上推介力度,提高“年画风筝之乡、魅力民俗之旅”品牌影响力。
潍坊青州市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非遗资源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备健全。近年来,随着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青州市协同推进非遗保护和旅游服务,为居民和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内容。
青州市通过资源、项目、平台、活动的有机融合,将旅游公共服务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资源聚合,形成城乡一体、覆盖全域的服务体系。市级层面,高标准抓好青州市游客服务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非遗传习坊等公共场馆的功能融合。在文化场所增设旅游咨询服务台、青州旅游产品展示区等,在旅游场所增设图书阅读、非遗展示、文创产品销售等空间。在逐步完善提升公共设施水平的同时,在各大场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聚集人气,提升设施利用率。
2020年起,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还加大非遗与旅游融合力度,在车站、景区、星级酒店设立非遗标志物和非遗元素展示空间,在市区主要景点开展常态化非遗展演活动。在依法保护的前提下推动将更多博物馆、文物古迹、革命遗址纳入旅游线路,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遗产旅游,推出更多富有体验性、吸引力的文化旅游精品。(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文/图)
如果说电影将人的寿命延长了3倍,那观剧也同样如此,舞台是一面镜子,当我们走进剧场时,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自己。看戏是在看热
同质化现象的产生不仅仅是艺术生产者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仅以口号式的正面提倡或简单的反面批判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近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由中国动漫集团、中华中医药学会、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动画片《手指的魔法》在北京首映。《手指的魔法》讲述
近日,莫言与当代中国文学创新经验研究丛书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会由作家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国家社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地处祖国的西南端,沿边沿海靠山,聚居着壮、瑶、苗、京等少数民族,还是全国唯一的京族聚居地。民族团结关系着国家
舞狮子、敲锣鼓,舞起皖北花鼓灯,唱响淮河琴书。1月9日下午,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段郢乡蒲庄村,2022安徽省乡村村晚精彩上演。演出以欢乐
礼赞百年风华 讴歌青春中国湖南广电庆祝建党百年主题交响乐宣传总结座谈会近日在长沙召开。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1年12月22日是国家大剧院建院14周年的日子。当天举办的建院14周年庆祝活动及随后推出的系列演出,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通过线上、
它以极致的身体美学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和力量激发,并唤起我们对友谊、勇敢、使命、责任的思考。感谢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把这么精彩的节目带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