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自井店镇王金庄五街村,助力冬奥,一起向未来!”“我们是龙南路舞蹈队。”“我们是沙河村村民。”……今年春节,河北涉县各地群众积极助力冬奥、自发录制的《一起向未来》舞蹈刷爆了当地人的朋友圈。视频中,村民统一着装,用舞蹈表达着对冬奥的祝福,也表达着对幸福生活的满足。
为宣传冰雪运动、助力冬奥,涉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积极引领全县各行各业参与冬奥群众文化活动,由涉县文化馆组织策划的“全民共舞·喜迎冬奥”一起来跳冬奥主题广场舞《一起向未来》受到了城乡群众的热烈欢迎。
“以自娱自乐、健康身心、简单易学、易于普及为原则,我们提前录制好冬奥广场舞教学视频《一起向未来》,并于1月9日在网上发布。”涉县文化馆副馆长牛议莹介绍,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向全县广大舞蹈爱好者、群众文艺团体、文艺基地、各行各业发起倡议,学习并录制冬奥广场舞《一起向未来》短视频。
据了解,“一起向未来 大家舞起来”活动公告发布后,各乡镇文化站积极进行宣传,全县各行各业掀起学习热潮,社区群众、中学生、村民、基层干部等都积极参与进来。截至目前,已收到冬奥主题广场舞《一起向未来》短视频1000多条,视频通过抖音、视频号、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发布,累计播放达90万次。
“我们现学现卖,跳得不好,大家见笑了。”今年68岁的龙南路舞蹈队队长刘雪莲表示,这个春节,以跳舞的方式助力冬奥,健康又时尚。据了解,这支舞蹈队成立于2009年,是涉县平均年龄最大的舞蹈队,不少舞蹈作品多次获得省市大奖,如今他们依旧活跃在各大比赛和群文活动中。
“今年春节,在家学跳舞成了不少村民的日常。”家住涉县索堡镇悬钟村的常艳芬介绍,自从团队录制的《一起向未来》在村里火了之后,不少村民主动上门学习怎么跳。“午后暖和,在村民活动中心,大家跟着音乐一起跳舞,老少皆宜,简单易学,非常热闹。每个人脸上洋溢的笑容是那么好看,对未来的好日子充满期待。”索堡镇文化站站长刘军刚说。
全民共舞,喜迎冬奥,欢度春节。“近年来,涉县积极倡导文化惠民、文化育民、文化乐民,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建设,在全县城乡培养文艺骨干、文化热心人1300余人,文艺团队300余支,成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强大支撑。视频中的一个个普通群众,用舞蹈表达着自己的春节祝愿和冬奥会期盼。满屏的幸福感,彰显了涉县乡村的活力,展示了城乡群众的艺术风采。”涉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晓芳表示。(范海刚 本报驻河北记者 李秋云)
近日,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意见》共六部分,从非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据悉,截至2021年12月31日,第四季度全国旅行社总数为42432家,共有31578家
我们来自井店镇王金庄五街村,助力冬奥,一起向未来!我们是龙南路舞蹈队。我们是沙河村村民。……今年春节,河北涉县各地群众积极助力冬奥
正月里,年味浓;舞台上,群星耀。近日,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留古镇文化广场上锣鼓喧天、笙箫彻耳,一台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充满年味儿
近日,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意见》共六部分,从非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据悉,截至2021年12月31日,第四季度全国旅行社总数为42432家,共有31578家
好客山东品牌持续响亮多年,给齐鲁大地的旅游业带来巨大红利,但山东文旅部门没有选择吃老本。抓住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契机,山东全力推动旅
由北京演艺集团出品、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儿童音乐剧《冰墩墩雪容融之冰雪梦》,作为北京冬奥组委官方特许戏剧,于2月12日、13日在
2月15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豫见春天·惠游老家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月16日至3月31日,河南全省226家3A级及以上景区对游客
1998年虎年除夕,中央民族乐团在指挥家陈燮阳的执棒下,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先后演奏了《春节序曲》《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等中国民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