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民族村今日桃花源 如何通过保护和挖掘文化旅游资源走上乡村振兴之路

2022-05-24 10:46:33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1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据介绍,这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首次写入国家法律,必将为我国各地民族村寨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和更多改变。在促进法实施一年之际,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两个有着“世外桃源”之称的少数民族村寨,看看它们如何通过保护和挖掘文化旅游资源,走上乡村振兴与繁荣发展之路。

海南三亚中廖村:

尽享山水黎家风情

本报驻海南记者 陈关超

已有百年历史的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中廖村是一个具有浓郁少数民族风情的黎族村庄。几年前,这里按照“不砍树、不拆房、不占田、不贪大、不求洋”的原则,对村落进行了整体提升。如今,黎族民俗文化引人入胜、田园风光诗情画意……中廖村已成为人们心中“好山好水好黎家”的“世外桃源”。

中廖村距离亚龙湾仅有十几公里,在村里参观,步行是最值得推荐的方式。

游客可以完全没有目的地四处闲逛,流连田园风光,感悟乡村美景,偶遇正在织黎锦、做黎陶、编竹篓的村民,跟他们聊一聊黎族传统手工艺;可以走进由民宅改造的“村上书屋”,随意地翻看几本书;也可以到非遗学堂,看看用竹子、木头、椰子等材料手工制成的唎咧、灼叭、椰胡、鼻箫等黎族特有器物,试穿精美的黎锦服装,亲身体验黎陶、木筷的制作乃至活字印刷等;或是在村里品尝黎家美食、欣赏民间演艺……

“之前在抖音上看到中廖村的美景,非常向往。现在身临其境,带孩子参加村里的亲子活动,欣赏着田园风光,呼吸着新鲜空气,身心都很放松。”游客张女士说,这里是假期游玩的好去处。

据三亚市吉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符聪介绍,年来,吉阳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生态与人文资源,经系列升级改造,实现了村民房变客房、村庄变景点,不仅带动和盘活了乡村资源,为乡村振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让乡村经济走上了快车道。

中廖村于2015年开始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文明和谐美好乡村。该村遵循“共生、共享、共赢、共融”的原则进行开发建设,在保留和保护好山好水好景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对村庄公共设施进行升级,包括推出黎族歌舞表演项目,将村民日常生产生活舞台化和艺术化;推出黎族演艺特色民宿、一户一味特色餐饮等项目,打造知名品牌;结合本地生态,建设中廖村黎夫彩园、黎家小院、阿爸茶社以及“村上书屋”等,让游客在一树一屋、一砖一瓦、一餐一宿、一曲一舞中感受山水黎家风情。年来,中廖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海南省五星级美丽乡村”“海南省五椰级乡村旅游点”等多项荣誉,成为众多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村”。

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三亚拥有山、海、河、田、城、岛相融合的旅游资源和多元文化空间,是文旅融合、建设民族特色村寨难以取代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中廖村、博后村、大茅村等积极打造“村上书屋”等特色文化品牌,把老建筑改造成小型综合书屋,既尊重历史,又赋予其新功能、增强现代感,使其与乡村生活方式相协调。同时,通过租赁村民闲置房屋和土地升级改造,就地取材、简约装修,将民居设计改造成融入当地民族文化元素的民宿,村民也转而成为旅游景区演职人员,实现脱贫致富,避免了家庭分离和“空心村”衰败等现象,促进了社会稳定。

广西柳州乌英苗寨:

每次来都有新变化

本报驻广西记者 宾 阳 通讯员 莫 曲

乌英苗寨风光 黄孝邦 摄

“世外桃源,遗世独立。”刚刚在乌英苗寨完成采风的柳州摄影爱好者老高说,这里有一种古朴、宁静和纯粹的美。

地处云贵高原南端的乌英苗寨,高寒、偏远,一寨跨两省区。全寨共有145户700余人,其中104户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41户属贵州省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南岑村。土地资源匮乏、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乌英苗寨都摆脱不了贫困和落后的束缚。

2017年,乌英苗寨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5年来,各级财政在乌英苗寨投入超过1000万元,开展传统建筑风貌改造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乌英苗寨实现了脱贫摘帽。2021年,乌英苗寨被评为广西民族特色村寨。

“是乡村旅游带火了这里,让曾经的穷乡僻壤成了游客和摄友的打卡地。”每年都要到乌英苗寨几次的老高说,次次来都有新发现、新变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人文生态也保护得越来越好。

2021年,乌英苗寨推行以“屯党支部委员会+公共事务理事会+公共事务监事会”议事决策机构为主体的“三会兴屯”乡村治理模式,党员、妇女、青年、老人等多个群体积极主动参与,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同时,以“三会”为台,鼓励扶持村民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先后成立了党英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野菜培育改良试验基地和苗寨第一家民宿,实现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的重要探索。此外,大力发展传统产业优质稻种植和禾花鲤养殖,村民种下百香果、蟠桃、春橙、夏枣等400余亩果苗,部分果树陆续进入挂果期,昔日的荒山变成一片片果园。

“是党的好政策让乌英人过上了好日子。”党鸠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梁成张表示,乌英苗寨的发展离不开村民们的努力,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在广西,乌英苗寨是保护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缩影。去年以来,广西因地制宜指导各地挖掘传统村落的本土特色与资源,通过产业激活村落发展。同时,依托独具特色的传统古民居与乡土文化开展乡村文化旅游,实现传统村落和旅游资源相互促进,增强传统村落发展的可持续

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方面,广西加大投入,强力推进,把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示范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住房建设厅及广西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动,形成合力,推进民族村寨发展规划。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相衔接,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投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自治县、民族乡、少数民族聚居县等地区,推进民族村寨建设、民族产业发展等任务。对每个重点民族村寨给予每村500万元的投入,以点带面,打响民族村寨的品牌,着实提高资金效益。开展“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开发试点”工作,并通过试点工作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带动其他民族特色村寨努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探索形成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有效路径和模式。

今年5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提出,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加强文物古迹、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址、灌溉工程遗产等保护利用,开展保护状况监测和评估,促进乡村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条例的实施,对广西整合乡村文化和旅游资源、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谢日万说。

标签: 世外民族村 今日桃花源 保护和挖掘 文化旅游资源 乡村振兴

相关阅读

“世外”民族村今日桃花源 如何通过保护和

文化

2021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少

2022-05-24

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积极影响与路径探

文化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呈现出特有的发展趋势。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

2022-05-24

“质量诊改”视域下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

文化

2015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标志

2022-05-24

延安时期红色音乐的历史生成与艺术特征

文化

延安时期奠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在文艺方面,延安时期同样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创作高峰期。其中,在音乐方面,一大批红色音乐作

2022-05-24

广州推动文旅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

文化

近日,广东省广州市第一批9支文旅专业志愿服务队接受统一授牌,这标志着广州市繁星行动文旅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全面铺开。破圈:专业力量与社

2022-05-24

“世外”民族村今日桃花源 如何通过保护和挖掘文化旅游资源走上乡村振兴之路

文化

2021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少

2022-05-24

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积极影响与路径探讨

文化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呈现出特有的发展趋势。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

2022-05-24

“质量诊改”视域下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教育氛围

文化

2015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标志

2022-05-24

延安时期红色音乐的历史生成与艺术特征

文化

延安时期奠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在文艺方面,延安时期同样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创作高峰期。其中,在音乐方面,一大批红色音乐作

2022-05-24

广州推动文旅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

文化

近日,广东省广州市第一批9支文旅专业志愿服务队接受统一授牌,这标志着广州市繁星行动文旅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全面铺开。破圈:专业力量与社

2022-05-24

山东: 解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应用题”

文化

山东正以更大决心和勇气,保护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开《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齐长

2022-05-24

2022陕西省群众文化节启动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文化

5月20日晚,2022陕西省群众文化节启动暨唱响东方红 放歌新时代陕北民歌展演在西安新城剧场举行。陕西省副省长方光华出席并宣布活动启动。2

2022-05-24

重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中焕发崭新理论光彩

文化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经过整理,讲话全文刊发于1943年10月19日的《解放日报》,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

2022-05-23

海口市美兰区:让文化之光洒满心中 促进“书香美兰”建设

文化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活跃着这么一个群体:他们以复旦大学海南校友读书会(简称校友读书会)为平台,自2016年4月以来,每个月最后一个周末举行

2022-05-23

安徽凤台:将推剧“推”向当代生活 创新创作用作品观照时代

文化

不久前,一出名为《物归原主》的小戏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小型剧目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这是安徽省淮南市文艺作品首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这

2022-05-23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