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头条丨10年期国债会到3.0%吗?

2022-11-30 16:02:30   来源:南国今报


(相关资料图)

债券市场面临“弱现实+强预期”的环境仍然没有改变,中期维度债券市场运行的底层逻辑已经有所转变,3.0%是今年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债券市场的方向。但是鉴于11月经历过的两轮政策预期差,12月份也需要关注政策预期差出现的可能,债券市场可能阶段性演绎利空出尽的行情。

▍11月债市在预期差和赎回潮的冲击下大幅走熊,而两次较大幅度的调整都是来自于政策预期差。

第一轮利率的大幅调整是在11月中旬,核心原因是月中资金面趋紧导致的货币政策预期差、防疫政策优化及地产政策扩容导致的宽信用预期差,而债基和理财的赎回潮进一步加剧了利率的波动,中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最高上行至2.84%。月末利率经历第二轮大幅调整,源于银行加大对房地产企业信贷支持、地产政策“第三支箭”推出、防疫政策纠偏等宽信用政策预期强化,中债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至2.88%,国债活跃券收益率盘中最高到2.9175%。

▍12月债市展望:

1)迎接宽信用信号密集释放期。首先,今年两会定调稳增长、宽信用目标以来,国常会等关键会议上多次部署了具体的政策举措,11月22日国常会要求后续要“狠抓落实”前期部署的政策工具,预计12月将成为存量政策工具集中落地和观察政策成效的重要时点。其次,11月是地产政策扩容集中发力阶段,预计12月也是宽地产政策工具真正的落地阶段,也不排除进一步推出增量政策工具或扩容存量工具的可能性。再次,年末重要会议临近,稳经济的总基调下,关注防疫政策变化以及专项债限额提前落地表述的可能性。

2)降准落地,但年底资金面波动难免。今年8月到11月间资金面呈现逐步收紧的趋势,信贷需求修复和宽货币退出导致银行间流动性水位下降。8月份以来中长期流动性回笼的水平和降准幅度相当,考虑到信贷投放和存款增长对于超储的消耗,预计年底资金面很难回到年中的宽松水平。春节前现金需求回升,流动性缺口较大,料资金面的波动也将加大。

3)“弱现实+强预期”主导债市,需要警惕预期差。虽然债券市场预计仍然面临“强预期+弱现实”的环境,但实际上,鉴于11月经历过的两轮政策预期差,12月份仍然需要关注政策预期差出现的可能。可能是预期差之一是宽信用信号集中释放后进入观察期,反而可能出现利空出尽;可能的预期差之二是12月降准落地后,市场对于后续货币政策宽松空间的预期已经降温,年末资金面是观察货币政策的窗口。

▍债市策略:

11月以来债券市场面临“弱现实+强预期”的环境仍然没有改变。11月末的利率二次调整是市场对政策推动稳经济、宽信用的决心预期不够充分,中期维度债券市场运行的底层逻辑已经有所转变,3.0%是今年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债券市场的方向。但是鉴于11月经历过的两轮政策预期差,12月份也需要关注政策预期差出现的可能,债券市场可能阶段性演绎利空出尽的行情。

(明明为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

标签: 债券市场 地产政策 货币政策 政策工具 利空出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天天微头条丨10年期国债会到3.0%吗?

要闻

债券市场面临“弱现实+强预期”的环境仍然没有改变,中期维度债券市场运行的底层逻辑已经有所转变,3 0%是今年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债券市场的方向

2022-11-30

今日报丨中国软件商机的“金角银边草肚皮”

要闻

在中国,做软件是当今最时髦的事情,但做软件早已不仅仅是商业,而已经上升为一门艺术;早已经不是真正搞软件的人独占的地盘,而是融入房地产

2022-11-30

天天动态:收盘|三大股指小幅收红 北向资

要闻

11月30日,三大指数尾盘快速拉升翻红。截至收盘,沪指涨0 05%,月内累涨8 91%;深成指涨0 18%,月内累涨6 84%;创业板指涨0 24%,月内累涨3

2022-11-30

焦点信息:上海董家渡“明星项目”易主,融

要闻

融创中国(01918 HK)最近动作频频,不仅要刊发推迟许久的年报,项目出售也有了新进展。11月30日,企查查信息显示,泛海建设控股有限公司发生

2022-11-30

当前热点-三季度新兴市场总体债务水平有所

要闻

国际金融协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全球债务规模减少6.4万亿美元,降至290万亿美元,新兴市场的总体债务水平也有所下降。不过,

2022-11-30

天天微头条丨10年期国债会到3.0%吗?

要闻

债券市场面临“弱现实+强预期”的环境仍然没有改变,中期维度债券市场运行的底层逻辑已经有所转变,3 0%是今年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债券市场的方向

2022-11-30

今日报丨中国软件商机的“金角银边草肚皮”

要闻

在中国,做软件是当今最时髦的事情,但做软件早已不仅仅是商业,而已经上升为一门艺术;早已经不是真正搞软件的人独占的地盘,而是融入房地产

2022-11-30

天天动态:收盘|三大股指小幅收红 北向资金尾盘大幅进场扫货

要闻

11月30日,三大指数尾盘快速拉升翻红。截至收盘,沪指涨0 05%,月内累涨8 91%;深成指涨0 18%,月内累涨6 84%;创业板指涨0 24%,月内累涨3

2022-11-30

焦点信息:上海董家渡“明星项目”易主,融创中国继续割肉纾困

要闻

融创中国(01918 HK)最近动作频频,不仅要刊发推迟许久的年报,项目出售也有了新进展。11月30日,企查查信息显示,泛海建设控股有限公司发生

2022-11-30

当前热点-三季度新兴市场总体债务水平有所下降 仍须警惕债务压力

要闻

国际金融协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全球债务规模减少6.4万亿美元,降至290万亿美元,新兴市场的总体债务水平也有所下降。不过,

2022-11-30

高致病性禽流感肆虐 韩国将排查全国所有家禽养殖场

要闻

近期,韩国多地接连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并呈扩散趋势。10月末到11月初,禽流感主要集中在中部忠清北道一带,但从11月中旬开始,疫情逐

2022-11-30

焦点短讯!美股收盘:标普预计美国明年或上演1969-1970年式经济衰退

要闻

标普预计美国明年或上演1969-1970年式经济衰退。不过对于明年经济形势,包括标普、德银等在内的机构则预测悲观。标普经济学家认为,美国明年或

2022-11-30

今日热搜:房企再融资“第一枪”打响,地产股再掀涨停潮,哪些产业链将持续受益

要闻

11月30日,房地产板块开盘继续走强。截至发稿,福星股份一字涨停,中国武夷、天保基建、南山控股等多股掀涨停潮。福星股份11月29日晚间发布筹

2022-11-30

每日速讯:宁德时代看好钠离子电池前景,机构:明年有望成为钠电放量元年

要闻

11月30日,钠离子电池板块早盘冲高,截至发稿,同兴环保涨近6%,华阳股份涨超3%,鹏辉能源、维科技术、永太科技等不同程度上涨。消息上,据上

2022-11-30

环球简讯:房企再融资放开首日,两家公司火速推出定增计划

要闻

房地产融资的“第三支箭”正式发出不过一天,A股就有两家上市房企表达了再融资意向。11月29日晚间,世茂股份(600823 SH)发布公告称,拟筹划

2022-11-30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