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全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13731亿斤),同比增长0.5%。这是中国粮食生产的十九连丰,粮食总产量也再次创历史新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解读称,2022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应对复杂严峻国际环境、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稳定全球粮食市场和食物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全年粮食总产量高位盘整
从最近几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增速来看,2022年(0.5%)低于2021年(2.0%),同时低于2020年(0.9%)、2019年(0.9%)。
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粮食经济研究员郑文慧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要理性看待粮食增速下降。今年以来,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较为严重。在全球都受到波及的情况下,中国能够实现粮食增产尤为不易。总体来看,中国连续19年丰产更是处于历史高位,势必面临高位盘整。
“面对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自然灾害、新冠疫情防控,今年能实现粮食增产已实属不易。一是今年扩种大豆,增加了低产作物面积,减少了高产作物面积,总产量会受到一定影响;二是今年灾害明显,北方秋汛,南方干旱,也对产量造成了冲击;三是粮食产量基数增大,同样增量情况下,增速也会下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蔡海龙称。
在今年的全国粮食总产量中,分品种来看,稻谷(20849.5万吨)、小麦(13772.3万吨)、玉米(27720.3万吨)分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为30.4%、20.1%、40.4%。此外,豆类(2351.0万吨)占比17.1%。
三大主粮中,小麦、玉米分别同比增产0.6%、1.7%,稻谷同比下降2.0%。从产量来看,小麦增产15.6亿斤,玉米增产93亿斤,稻谷减产87亿斤。三大主粮合计增产21.6亿斤。
此外,全国豆类产量同比增长19.6%,77.1亿斤。其中,大豆同比增长23.7%,77.8亿斤。大豆成为豆类产量增产的主力。
秋粮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大头。在今年的秋粮生产中,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干旱,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2022年,秋粮产量51100万吨(10220亿斤),同比增长0.4%。
分省份来看,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稳居全国首位,这也是黑龙江粮食产量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河南省。二者分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为11.3%、9.9%。
2010年前,河南省曾长期占据中国粮食产量第一的位置。2011年,黑龙江省以5.64亿斤的微弱优势,首次超过河南省,跃居首位。从此,被誉为“中华大粮仓”的黑龙江省,掀起了粮食产量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的序幕。
在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中,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合计18229万吨,占26.6%,略低于2021年(26.78%)。
豆类播种面积同比增长
今年的粮食增产建立在播种面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下降的基础上。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同比增加701千公顷(1052万亩),增长0.6%;单位面积产量同比减少3.3公斤/公顷(0.2公斤/亩),下降0.1%。
值得关注的是,谷物播种面积同比减少908千公顷(1362万亩),下降0.9%,但是单位面积产量同比增加62.7公斤/公顷(4.2公斤/亩),增长1.0%。由此导致谷物产量同比增加49万吨(10亿斤)。谷物主要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麦、高粱、荞麦和燕麦等。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同比增加0.6%的背后,是央地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举措。
王贵荣称,2022年,中央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先后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400亿元,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各地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强化耕地用途管制,通过退林还田、间套复种、农田连片整治等方式,挖掘面积潜力。四川等受灾较重地区改种扩种晚秋作物增加播种面积。
尽管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同比增加,但三大主粮同比均有降幅,只有豆类面积大幅增长。对比小麦、玉米、稻谷分别同比下降0.2%、0.6%、1.6%,全国豆类播种面积同比增长17.4%。其中,大豆播种面积同比增长21.7%。
大豆面积增加较多的背后是,2022年,东北地区积极扩种大豆,推行大豆玉米合理轮作,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至于粮食亩产同比下降0.1%,既有自然因素影响,也有结构调整因素影响。
王贵荣称,夏季长江流域高温干旱,东北地区南部农田渍涝灾害偏重,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今年高产作物玉米播种面积减少,大豆面积增加,种植结构调整也影响粮食单产水平。
尽管粮食作物单产整体下降,但也存在结构性差异。比如小麦、玉米分别同比增长0.8%、2.3%,受南方地区高温干旱影响,稻谷同比下降0.5%。大豆同比增长1.6%。
12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全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13731亿斤),同比增长0 5%。这是中国粮食生产的十九连丰,粮食总产量也再
人们谈及实效经济学的应用,绝大多数是战略、政策、举措、方案以及面临问题方面的应用,同时,实效经济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随时可以应用
上周五公布的11月美国PPI数据,同比增长7 4%,核心PPI增长6 2%,二者均超市场预期,这令市场担心美国高通胀环境难以缓解,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
随着全球疫情缓解,航空业上下游产业链持续回暖,其中空客集团股价去年上涨26%,今年基本上持平。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空客也从中国获取订单,而
12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全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13731亿斤),同比增长0 5%。这是中国粮食生产的十九连丰,粮食总产量也再
人们谈及实效经济学的应用,绝大多数是战略、政策、举措、方案以及面临问题方面的应用,同时,实效经济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随时可以应用
上周五公布的11月美国PPI数据,同比增长7 4%,核心PPI增长6 2%,二者均超市场预期,这令市场担心美国高通胀环境难以缓解,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
随着全球疫情缓解,航空业上下游产业链持续回暖,其中空客集团股价去年上涨26%,今年基本上持平。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空客也从中国获取订单,而
根据美国劳工部最新发布的数据,美国11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0 3%,同比上涨7 4%,都超预期增幅。摩根士丹利策略师表示,尽管PPI数据超
互联网时代的阅读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碎片化◆◆◆唯美书摘ID:weimeishuzhai“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唯美书摘邀您一起共读美文。倾
时值冬日,消费者王小姐在某电商平台买了一件南极人牌的羽绒服,收到货品后却发现货不对板,与店家沟通无果只能选择去黑猫平台上投诉。在黑猫
数字化变革驱动着支付产业升级,支付机构持续探索数字化生态建设的方向。银联商务商业科技部总经理杨继业近日在银联商务2022年纵衡论坛上表示
12月12日,深证100ETF期权合约品种(下称:深证100ETF期权)正式上市,其合约标的为易方达深证100ETF。这距离上一次ETF期权正式上市仅2个月有余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