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18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已全部披露2022年原保险保费收入(下称“保费收入”)。第一财经统计显示:2022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累计实现险保费收入约2.56万亿元,同比增长2.9%。
(相关资料图)
从近3年5家上市险企的保费收入增速来看,似乎保险业最暗淡的时刻已经过去,保费收入已走过V形反转的最底部。
二级市场股价已有所感知,自2022年10月底保险板块跌至历史底部以后,反攻趋势日渐明显,截至目前,A股保险板块在底部上行近40%,H股上行逾70%。其中,中国平安涨幅最为明显,2022年11月份以来股价已涨近43%,新华保险也涨超40%。
保费收入增速V形反转
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在过去3年里,5家上市险企的保费收入增速走出了一个V字形。
2019年,5家险企保费收入同比增长9.35%,而2020年,受疫情、寿险转型、车险综改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当年保费收入增速大幅下滑至3.65%。
2021年可以说是保险业的“至暗时刻”,5家险企保费收入与上一年基本持平,仅微增0.03%,当年保险板块整体跌幅超过30%,大幅跑输上证指数,在众多板块中几乎垫底,2022年能够回升至2.9%,已显露出复苏的态势。
横向来看,2022年5家上市险企保费收入增速“三升两降”,其中,中国太保2022年保费收入3931.66亿元,同比增长8.41%,增速最快;其次为中国人保,保费收入6191.58亿元,同比增长6.56%;再次为中国平安,实现保费收入7691.4亿元,同比增长1.16%。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分别为6152亿元和1630.99亿元,同比下降0.77%、0.23%。
纵向来看,中国平安的保费收入增速从2021年的负增长顺利扭正;中国人保和中国太保2022年的保费收入增速表现亮眼,高于2020年~2021年;而2020年~2021年增速较高的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却在2022年录得负增长。
“复苏”成为关键词
在各险种方面,寿险业务依旧疲软,5家寿险公司呈现出“四负一正”的态势。
其中,平安寿险、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人保寿险2022年实现保费收入4392.77亿元、6152亿元、1630.99亿元、927.02亿元,分别下滑3.89%、0.77%、0.23%、4.28%。
平安寿险下滑幅度较2021年有所收窄,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和人保寿险由正转负,仅太保寿险2022年的保费收入实现了正增长,其保费收入2223.42亿元,同比增长6.07%。
2019年以来,主要上市险企陆续开启了寿险转型,尤其是在代理人渠道方面,进一步提升队伍质量。光大证券认为,各险企人力出清或将接近尾声,部分险企核心指标有所改善,转型成效正逐步显现。预计2023年代理人队伍有望实现量稳质升,带动寿险板块在长期承压环境下迎来筑底回升。
东吴证券认为,虽然寿险负债端拐点未出现实质性信号,但机遇正在酝酿,预计2023年上市险企新单和价值有望迎来个位数正增长的修复。
招商证券认为,虽然当前疫情第一波感染高峰短期影响了2023年开门红进展,但随着疫情影响消退、代理人线下活动恢复、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以及健康管理意识增强下,均将带动保险消费增长,寿险行业复苏反转的确定性不断增强。
与寿险相比,财产险复苏态势强劲,2022年全年,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4854.34亿元、2980.38亿元、1708.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6%、10.37%、11.6%,增速均创下过去3年的新高。
其中,在车险业务方面,2022年全年,太保财险、平安财险、人保财险的保费收入增速均超过了6%,分别为6.7%、6.6%、6.22%。
另外,由于近年来财险公司纷纷大力调整业务结构,积极拓展意健险、农险等非车险业务,多元化产品策略为财险行业打开新的增长空间,非车险业务的占比在持续提升,正在成为财产险公司的重要支柱。
3家财产险公司的非车险业务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平安财险的非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了19.13%、太保财险同比增长18.9%、人保财险同比增长10.96%。
截至1月18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已全部披露2022年原保险保费收入(下称“保费收入”)。第一财经统计显示:2022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
经过连续5年的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中国在很多治疗领域的药品价格已成为全球的“洼地”,而国产创新药通过一年一度的谈判正加速进入医保目录。18
“一轮猪周期退市一家猪肉股”的魔咒,似乎仍难打破。1月17日晚,“昔日猪老二”正邦科技(002157 SZ)公告称,公司预计2022年度期末净资产为
多重利好支撑下,银行板块走出跨年行情。1月18日早盘,银行股震荡上行,多股异动拉升,江阴银行一度触及涨停。进入2023年,银行股整体延续2022
2022年,我国人口总量首现负增长,减少85万人。人口数量由增转减与人口结构老龄化并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南开大学经济学
截至1月18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已全部披露2022年原保险保费收入(下称“保费收入”)。第一财经统计显示:2022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
经过连续5年的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中国在很多治疗领域的药品价格已成为全球的“洼地”,而国产创新药通过一年一度的谈判正加速进入医保目录。18
“一轮猪周期退市一家猪肉股”的魔咒,似乎仍难打破。1月17日晚,“昔日猪老二”正邦科技(002157 SZ)公告称,公司预计2022年度期末净资产为
多重利好支撑下,银行板块走出跨年行情。1月18日早盘,银行股震荡上行,多股异动拉升,江阴银行一度触及涨停。进入2023年,银行股整体延续2022
2022年,我国人口总量首现负增长,减少85万人。人口数量由增转减与人口结构老龄化并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南开大学经济学
类似加特林机枪射击效果的网红烟花“加特林”成了今年烟花市场的宠儿。2023年元旦以来,“加特林”的零售价已经从20元逐渐炒至100元,却仍卖断
上周末(1月14~15日)恰逢日本一年一度的高考。日本大学入学考试中心此前公布的2023年度日本“高考”考试的各项数据显示,其中,报名人数为51
宝馨科技1月1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民政府签署《宝馨科技6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相关产品高端制造项目投资合同》,项
德国正式进入“后默克尔时代”一年有余,朔尔茨政府运转如何?18日,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
1月18日,小鹏汽车举行全员会。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表示,2022年是小鹏汽车先破而后立的一个转折点,要重塑组织和价值观,要先从高管身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