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老人”退市“新人”入场,“刚需”服饰期待在2023年扳回一局

2023-01-19 18:54:51   来源:南国今报

起家淘宝的某服饰品牌老板徐亮在2022年的双11当天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从业十多年,今年最冷”。往年这一时期都是最忙的时候,但现在徐亮公司全员已不再通宵加班。对徐亮来说,这两年的疫情生意可谓是“惨淡”,而2022年尤为不易。这一年里,各类突发状况此起彼伏,不是代工厂停摆,就是快递货运停摆。不过,好在过去十年里有所积累,底子还在,所以也算是熬过来了。

徐亮这样的服装人是整个行业的一个典型缩影。回顾过去的2022年,疫情反复加速了整个行业的洗牌。一些企业没有熬过这个寒冬,哪怕是老牌企业都宣布退市。不过,衣食住行,只要需求还在,总归会有一些“新面孔”、创业者源源不断进入这个庞大的“刚需”市场。

服饰品牌沉沉浮浮、进进出出,失败者有,但依旧有人在这一市场坚持投入。防疫政策放开之后,促消费政策效应也逐渐显现,生产、物流和销售环节都得以恢复正常运转,行业人士寄希望于整个行业运行环境趋于稳定,市场回暖。


【资料图】

有退也有进

一声叹息,曾经的国产女装龙头拉夏贝尔于2022年5月24日被上海证券交易所予以摘牌。

这家成立于1998年的女装企业鼎盛期曾在全国开出近万家店铺,亦被称为“中国版的ZARA”。2014年,拉夏贝尔登陆港交所,2017年在A股上市,是国内首家同时在港交所和A股上市的服装品牌。

曾经风光无限,但近些年来随着大环境疲软以及自身经营判断失误,如今人们在大城市的核心商圈中已难觅这个品牌,到2021年年底,拉夏贝尔经营网店数量已经锐减至300家。

公司的经营也是每况愈下。记者梳理财报发现,2018年,拉夏贝尔首度亏损为1.6亿元;2019年,拉夏贝尔营收较2018年同期下降24.66%,净亏损扩大至21.66亿;2020年,拉夏贝尔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6.27%,净亏损18.41亿元。退市前,拉夏贝尔发布最后一份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21年的营业收入仅为4.3亿元,同比下降了76.36%,净亏损达到8.21亿元。

不过,拉夏贝尔方面表示,即使在A股退市也不会影响公司正常运营。未来拓店,希望能精细化地做每一家店,开新店、开好店。公司希望通过IP联动、主题推广、形象提升等一系列动作,保住拉夏贝尔这个品牌,吸引新的消费群体。另外,公司也在筹划推广四五个副品牌,定位更加年轻,希望通过“种草”等方式重新回归市场。

不过,虽然前脚有老牌企业退市,但这个市场从来也不缺新的玩家。比如新消费品牌蕉下就在2022年4月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这家以“防晒”出名的品牌成立于2013年,生意的发端是一把防晒双层小黑伞,现如今其产品范围已扩大到了大部分防晒品类(伞、服装、帽子、配饰)以及内衣裤、保暖服装、休闲鞋履。从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来看,目前蕉下的财务数据十分亮眼:2019年至2021年,蕉下总营收由人民币3.85亿元增至24.0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0.1%,净利润由1970万元增长至1.3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62.6%。

不过,随着蕉下招股书信息的披露,其业务模式也被质疑。首先是公司被质疑研发投入不高、线上获客成本过高,如果继续按照此打法,蕉下未来的品牌发展很快就会遇到瓶颈;其次,蕉下目前在供应端并无自主工厂,这既成为蕉下在成本控制方面的阻碍,又为蕉下未来的产品质量不稳定以及扩展产品范围埋下了隐患。

跨界搞餐饮

传统服饰品牌线下人流量低已经是常态,除了逢年过节打折大促外,平日里许多品牌的线下门店里常常是门可罗雀。

咖啡,这两年在国内是个热门话题。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3817亿元,中国消费者饮食观念发生了改变,咖啡逐渐在中国消费者生活中普及,中国咖啡市场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预计行业保持27.2%的增长率,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于是,不少企业开始跨界,希望能够通过咖啡业务带旺店内的人气和销售。

2022年9月,中国商标网信息显示,特步(中国)有限公司申请注册3枚“特咖啡”和3枚“XTEP COFFEE”商标,目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

公司市场部相关人当时向记者透露,计划在成都春熙路旗舰店开第一家作为试点,位于春熙路门店的二楼,届时会提供多种咖啡及茶饮。

特步并非首个跨界咖啡的运动鞋服品牌。早在2022年5月,李宁就注册了“NING COFFEE 宁咖啡”商标,并在北京、广东、厦门多地的店内推出咖啡服务。

鞋服品牌跨界涉及咖啡茶饮甚至餐饮不是新鲜事。早前,一些奢侈品牌和时尚品牌就在店内尝试卖咖啡饮料。比如Ralph Lauren在2020年将 Ralph’s Coffee引入北京后,2021年又进入了上海。 时尚品牌去做咖啡店,往往很容易成为网红店。对于品牌来说,是另一种宣传推广手段。

不止咖啡,一些品牌还跨界开出了餐厅。2022年,11月6日,LV在中国开出了首家餐厅,位于成都远洋太古里的路易威登之家。THE HALL会馆是LV全球第5家、亚洲第4家餐饮空间。据了解, THE HALL会馆提供午餐、下午茶及晚餐服务,共有60个座位。

在业内看来,向服饰业务外再探寻新可能,既增加新的营收可能,又牢固主业务的发展,不失为一种策略。

二代们开始“露脸”

第一代服饰企业家如今很多都年过半百,其子女不少也已大学毕业,一些从海外学成回来进入家族企业工作。

2022年9月,七匹狼和特步两家公司子女联姻的消息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议。根据多位网友爆料,特步国际CEO丁水波的二女儿丁佳敏,与七匹狼董事长周少雄之子周力源举办了订婚宴。

两家企业均属晋江企业,七匹狼主要是做休闲服饰,特步则是本土头部的运动鞋企。业绩方面,2022年上半年,七匹狼营业收入14.5亿元,同比下滑6%;实现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增长9.2%。虽然公司业务受到大环境影响不如早年风光,但七匹狼近年来也在发力时尚板块,收购一些海外品牌。而特步近两年借着国内体育热潮的东风发展迅速。中期报告显示,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6.84亿元,同比增长37.45%,实现归母净利润5.9亿元,同比增长38.42%。

两位二代都是95后,丁佳敏在自家公司任职,目前是特步2021年新开拓的女子品类“半糖系列”主理人。周力源2018年正式加入七匹狼,2019年出任七匹狼的董事会董事,成为董事会中最年轻的成员。目前,周力源在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董事会董事。

另一些则希望自己出来“闯一闯”,比如美特斯邦威创始人周成建之子胡周斌。这位“服二代”在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也引起市场关注。

胡周斌创立的大码女装品牌BloomChic拿到全球最大消费投资公司L Catterton的投资,这也是其获得的第三轮融资。此前,这家公司曾获得明势资本、五源资本、绿洲资本、万物资本等明星资本的投资。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消费投资基金,L Catterton由Catterton和L Capital两家私募公司在2016年合并而成,LVMH集团董事长Bernard Arnault家族持有约40%的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底,胡周斌从美邦离职,随后进军大码女装市场,创办了BloomChic。对于离开美邦选择创业,他表示,自己对创业这件事始终存在passion,已经是一名“连续创业者”。

BloomChic是胡周斌的第二个创业项目,在此之前他曾经成立过用3D打印技术进行制作的配饰品牌马良行。除此之外,他还曾在阿里巴巴集团天猫事业部工作过,并担任过美邦服饰总裁助理。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一家成功企业的“二代”,胡周斌在创业资金、人际关系和产业资源上无疑已经比许多创业者有着更多的优势。在大码服饰赛道,BloomChic或许能够凭借这些优势快速启动,但长远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不算小。知名的如H&M、Old Navy等海外时尚品牌都曾试图进军大码市场。但2016年H&M宣布暂停线下大码时装业务,而Old Navy则在2021年宣布大举进军大码女装市场后,支撑了13个月后又宣布线下门店撤出所有大码产品线。

标签: 拉夏贝尔 营业收入 同比增长 大码女装 市场规模

相关阅读

观点:“老人”退市“新人”入场,“刚需”

要闻

起家淘宝的某服饰品牌老板徐亮在2022年的双11当天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从业十多年,今年最冷”。往年这一时期都是最忙的时候,但现在徐亮

2023-01-19

【世界聚看点】新春经济|“养生”年货热销

要闻

2023年的春节消费市场,堪称三年来最“温暖”的一年。随着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放开,返乡人群的增加、烟火气息逐渐浓厚的线下商超、穿梭不停的交

2023-01-19

今年财政如何发力?专家对赤字率、专项债提

要闻

稳经济需积极财政政策发力,中央要求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专家建议,今年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尤其是中央财政赤字,适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

2023-01-19

手机没电不要焦虑,记者带你体验数字人民币

要闻

数字人民币正在一步步走进我们的生活。日前,数字人民币无电支付功能已经上线。相信很多小伙伴对它已经跃跃欲试了,但还没有过亲身体验的经历

2023-01-19

盛新锂能:预计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35%-582%

要闻

1月19日晚间,盛新锂能公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54亿元-58亿元,同比增长534 81%-581 83%。公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遂宁盛新3万吨锂盐项目

2023-01-19

观点:“老人”退市“新人”入场,“刚需”服饰期待在2023年扳回一局

要闻

起家淘宝的某服饰品牌老板徐亮在2022年的双11当天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从业十多年,今年最冷”。往年这一时期都是最忙的时候,但现在徐亮

2023-01-19

【世界聚看点】新春经济|“养生”年货热销:益生菌销量增长2倍,10天卖出8000条秋裤

要闻

2023年的春节消费市场,堪称三年来最“温暖”的一年。随着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放开,返乡人群的增加、烟火气息逐渐浓厚的线下商超、穿梭不停的交

2023-01-19

今年财政如何发力?专家对赤字率、专项债提出多项建议

要闻

稳经济需积极财政政策发力,中央要求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专家建议,今年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尤其是中央财政赤字,适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

2023-01-19

手机没电不要焦虑,记者带你体验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

要闻

数字人民币正在一步步走进我们的生活。日前,数字人民币无电支付功能已经上线。相信很多小伙伴对它已经跃跃欲试了,但还没有过亲身体验的经历

2023-01-19

盛新锂能:预计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35%-582%

要闻

1月19日晚间,盛新锂能公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54亿元-58亿元,同比增长534 81%-581 83%。公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遂宁盛新3万吨锂盐项目

2023-01-19

最新快讯!新能源车增速放缓,补贴取消后销量遭遇瓶颈?

要闻

在正式告别补贴时代后,新能源汽车2023年初增速放缓。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1~15日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家批发18 7万辆,同比增长3%,环

2023-01-19

伍戈:经济的归途

要闻

1 盼着的,是归途。疫情峰值如此迅速过去,经济有了回升的理由。然而,难觅的是已退出市场的微观主体,即使存续着的,不少也举步维艰。宏观政

2023-01-19

快消息!“信用周期”对投研的启示与借鉴

要闻

通过回顾民企、煤炭、城投甚至是地产等多轮债务压力变化,发现其难逃与“周期”的干系。基本面周期轮动、政策松紧演变和融资环境周期转换对债

2023-01-19

自然增长率-0.60%,一年减少85万人,中国人口拐点已经来了

要闻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国民经济数据,除GDP增长3%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剧变的人口数据:2022年末,中国总人口为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

2023-01-19

【环球快播报】亿纬锂能扩产能,蔚来申请注册“NIO Phone”商标|第一财经汽车日评

要闻

亿纬锂能投资约155亿元扩产能1月18日,亿纬锂能连发两个投资公告。该公司拟与四川成都简阳人民政府就2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订投资合

2023-01-19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