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楼市经历了先跌再稳后降,并出现二次探底,全国百城商品住宅成交规模高位回落,行业规模回到了2015年。
四季度以来,纾困政策不断,但成交颓势难以逆转,市场透支下行业信心严重受损,成交增长动能明显转弱,仅一线显现出了抗跌韧性,多数二三线城市进入深度调整期。
新的一年,楼市大概率还会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行情,市场调整将延续整个上半年,6月将是市场企稳的重要时间窗口,三季度部分城市才能“筑底”企稳。
(相关资料图)
2022年,全国楼市整体呈现出供应缩量、成交普降的特征。
CRIC数据显示,全国125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新增供应面积同比下降44%,接近腰斩。受来自成交端的销售压力和新开工萎靡,全年新房供应规模缩减至近五年低点。
再来看成交情况。全国125个典型城市全年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约3.5亿平方米,成交同比下降接近四成。月均成交面积2492万平方米,较2021年月均成交面积也下挫了40%。
2022年楼市下挫四成是什么概念?
从近三年百城楼市成交走势来看,2019年至2021年,百城成交规模高位维持5亿平方米以上。2021年下半年是一个分水岭,楼市急转直下,整体低迷态势贯穿了整个2022年。
好在市场也出现一些积极信号,12月整体市场迎小幅“翘尾”行情,CRIC重点监测30个城市成交面积环比增长18%。
深度分化已成为当前城市竞争格局最为重要的特征。
百城成交规模普降,整体呈现出“跌多涨少”的行情。其中,上海、成都等经历了前期的“高热行情”,伴随供应放量,市场回归理性;北京、深圳、西安等市场局部回稳;重庆、武汉、宁波行情低迷;杭州、长沙需求明显透支,成交出现腰斩。
从新房成交面积TOP20城市来看,仅5个城市成交面积破千万,其中成都成交1435万平方米,规模在全国排在首位。从涨跌情况来看,仅上海全年成交面积降幅收窄至-3%,其余城市成交面积均下降10%以上。
再来看新房成交金额TOP20城市来看,仅上海以6520亿元成交金额排在全国首位,且是全国唯一一个成交金额同比正增的城市,同比涨幅达到12%。
2022年二手房市场规模显著缩量,全国典型城市月均成交规模不足千万平方米,全年成交规模同比下降超两成。
二手房成交明显好于新房,但和新房市场一样,二手房月度走势也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12月典型城市二手房成交进一步探底。
实际上,上半年新房市场房企暴雷、项目烂尾等现象频出,迫使购房者转向二手现房市场,尤其是次新房成交一步火爆,6月-8月,重点26城月均成交规模达1300万平方米。
下半年随着新房市场进一步深度调整,悲观情绪向二手房市场蔓延,加之疫情下居民购买力的不确定性,三四季度全国二手房成交规模连续三个月环比下降,下半年月均成交规模收窄至千万万平方米以下,较年内高点下降近三成。
从具体城市来看,四大一线城市累计成交361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4%,其中北上广三城二手房成交规模基本回到了三年前,深圳二手房成交降幅最为明显,全年成交规模仅215万平方米,降幅达到了43%,成交规模创近16年新低。
而重点二线城市成交也不容乐观,其中四季度较三季度成交再降15%。
从二手房交易周期来看,重点50城2022年交易周期达到了65天,较2021年增加5天,二手房交易放缓。
鉴于2022年房企投资偏向谨慎,2023年全国商品住宅供应总量仍将回落,且上半年月均入市新房少于下半年。
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整体供应持稳或者微降,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合肥等短期市场热度较高城市受改善需求支撑,2023年供应持续放量可能性较大;而三四线城市供应继续缩量,已跌入历史规模底部城市或将止跌。
从成交情况来看,2023年主要有两个判断:
首先,全国商品住宅成交总量整体仍将微跌。
其次,年内行情走势发展大概率“前低后高”,上半年延续调整,供给改善和信心回稳后成交小幅回升,三季度部分城市才能成功“筑底”企稳。
具体城市而言,一线城市成交热度延续,整体成交面积稳中微降。
二线城市成交规模持稳,强弱城市间轮动复苏。2022年成交规模小幅下行的成都、西安需求规模相对固定,2023年楼市预期延续平稳运行;去年调整到位的南京、苏州、武汉、重庆、天津等大概率低位回升,如果有利好政策加持,或将推动复苏进程;而对于市场仍低迷的南宁、福州、昆明等弱二线城市,或面临1-3年盘整期。
三四线城市则不太乐观,成交规模继续下滑已成为大概率事件,仅购买力尚存的昆山、洛阳、芜湖等城市成交规模有望在2023年回升。
经过了去年二次探底,全国热点城市已经明显减少,大部分城市仍处于调整期。
虽然政策端持续释放利好,疫情管控解禁,但前期高增长严重透支需求,楼市已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整体行业规模见顶,各城市整体成交规模也将持续回落,2023年全年预计还将继续回落10%左右。
不同城市分化延续,一线和个别热点二线市场成交有望“保温”,前期需求透支严重、缺乏支撑基本面支撑弱二线和内陆三四线城市,上半年面临较大的回调压力,整体到三季度才有可能局部企稳筑底,全年呈“先低后高”走势。
(丁祖昱为易居集团CEO)
2022年,楼市经历了先跌再稳后降,并出现二次探底,全国百城商品住宅成交规模高位回落,行业规模回到了2015年。四季度以来,纾困政策不断,但
旅游业界期待已久的出境游团队业务即将恢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试点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业务的通知》(下称
2022年,在外部不确性越来越强、极端行情频发的背景下,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共处理异常交易行为715起,对23起案件立案调查。上期
当新冠重症高峰出现时,作为治疗药物之一的托珠单抗,一度陷入“一药难求”局面。近几日,国内接连有国产托珠单抗获批上市,第一款是百奥泰的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1月20日消息,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近日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2-2030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试点推广适龄女
2022年,楼市经历了先跌再稳后降,并出现二次探底,全国百城商品住宅成交规模高位回落,行业规模回到了2015年。四季度以来,纾困政策不断,但
旅游业界期待已久的出境游团队业务即将恢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试点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业务的通知》(下称
2022年,在外部不确性越来越强、极端行情频发的背景下,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共处理异常交易行为715起,对23起案件立案调查。上期
当新冠重症高峰出现时,作为治疗药物之一的托珠单抗,一度陷入“一药难求”局面。近几日,国内接连有国产托珠单抗获批上市,第一款是百奥泰的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1月20日消息,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近日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2-2030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试点推广适龄女
1月20日盘后,东方日升公告,因公司未能有效执行信息披露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员工行为,收到宁波证监局警示函。警示函称,2023年1月9日,东方日
随着铂金价格不断攀升,铂金期货非商业多头环比增加2190张,连续第两周出现增长。截至1月20日,NYMEX铂金期货报1038 7美元 盎司,2022年四季度初至
1月20日,张坤、刘格菘、刘彦春、谢治宇等明星基金经理陆续发布2022年四季报。整体而言,张坤和谢治宇均在去年四季度小幅加仓港股,刘彦春则小
因为禁止居住在中国大陆的玩家参加《炉石传说》赛事,暴雪今日被国内网友骂上微博热搜第一。1月20日,暴雪旗下游戏《炉石传说》在其官网公开了
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