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银”的全国财政数据终于“出炉”。财政部30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703亿元,比上年增长0.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9.1%。
(相关资料图)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艰难转正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税收收入为主,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也是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是财政收入的第一大账本,而去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转正极为不易。
去年受疫情冲击超预期,叠加4月份开始的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导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由正转负,一度跌幅达到两位数,但随着一揽子稳经济政策落地实施,经济逐步恢复,以及多渠道盘活收入,最终实现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转正。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认为,去年经济总体回稳向好,在此基础上去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2022年财政运行呈现了一些特点,这包括全年收支紧平衡;非税收入快于税收收入;房地产相关税收和土地财政是主要拖累项;支出重点向民生、基建和抗疫倾斜。
根据财政部数据,去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全国税收收入166614亿元,比上年下降3.5%,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6.6%;非税收入37089亿元,比上年增长24.4%。
尽管去年经济增速放缓,但依然实现增长(3%),为何与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税收收入出现下滑?这与以增值税留抵退税为主的退税减税缓税政策力度大有关,这导致短期财政明显减收。
去年为应对经济下行,给企业纾困,中国实施了近年力度最大的税费支持举措,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达4.2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2.4万亿元。
受此影响,财政部数据显示,第一大税种国内增值税去年全年约为4.87万亿元,同比下降23.3%。如果扣除上述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去年增值税收入保持增长(4.5%)。
“财政持续落实减税降费退税,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现金流,提高了企业抗风险能力,保住了市场主体和就业。”罗志恒说。
同样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影响,去年税收收入增速保持增长(6.6%),甚至超过经济增速。这首要得益于第三大税种国内消费税收入快速增长。
财政部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国内消费税16699亿元,比上年增长20.3%。这一增速仅次于资源税收入增速。受能源价格上涨,去年资源税收入增速高达48.1%。
另外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也保持两位数增幅。而土地、房地产相关的契税、土地增值税收入出现下滑,这跟去年楼市低迷直接相关。车购税也大幅下降,这主要跟对部分乘用车减半征收征税等有关。第二大税种企业所得税和第四大税种个人所得税保持平稳增长。
当然,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能够转正,一大关键在于非税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这也是往年常见的现象。
财政部数据显示,去年全年非税收入37089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中央非税收入增长96.5%,地方非税收入增长17.8%。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解释,中央非税收入增长主要是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入库、原油价格上涨带动石油特别收益金专项收入增加等特殊因素拉动,扣除上述特殊因素后,中央非税收入增长3%左右。
该负责人表示,地方非税收入增长主要是地方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以及与矿产资源有关的收入增加,拉高地方非税收入增幅14.3个百分点。各级财政部门坚决执行各项降费缓费政策,持续整治涉企收费,防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下降4.1%。
罗志恒表示,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率是96.9%,未完成全年预算,主要是疫情超预期冲击和外需在四季度超预期下滑、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的经济恢复基础不牢有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率为97.6%,略高于收入执行率,但仍未完成预算支出,主要是收入不及预期。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09亿元,比上年增长6.1%。这一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增速,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发力,财政支出保持一定强度。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从财政支出看,2022年,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支出强度,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财力支撑,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从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支出科目来看,与疫情防控直接相关的卫生健康支出22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增速位居各项科目之首。社保和就业、教育等民生支出保持增长。基建相关的交通运输、农林水支出保持增长。债务付息支出11358亿元,比上年增长8.7%。
罗志恒表示,财政支出方面重点向民生、抗疫和基建倾斜,发挥出财政支持抗疫、兜底民生和扩大总需求的作用。债务付息支出高速增长值得警惕,债务利息支出占支出比重达到4.4%,近年来逐步缓慢上升,这弱化了财政统筹能力、加大了优化支出结构的难度,因此财政要与货币政策积极配合,降低利率。
罗志恒计算发现,2022年宏观税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GDP)下降到16.8%,较2021年下降0.8个百分点,较2015年的高点下降5.3个百分点。
“近年来伴随大规模减税降费退税,宏观税负持续下行。稳定宏观税负势在必行,避免财政汲取能力过快下滑导致债务过快上升;财政政策要以支出政策为主,收入政策为辅。收入端政策重在落实既定政策,要从数量规模型减税降费转向追求效率和效果。”罗志恒说。
土地收入大幅下滑
财政第二本账是政府性基金收支账本,其中地方卖地收入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列在这一账本中,因此也备受关注。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7879亿元,比上年下降20.6%。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6854亿元,比上年下降23.3%。
受楼市低迷、开发商资金紧张等影响,今年以来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累计降幅一度超过30%,不过随着稳楼市等政策发力,这一降幅有所缩窄。
罗志恒表示,去年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意味着土地市场回暖仍需时日,预计在“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政策基调和房地产纾困举措的支持下,房地产企业风险逐步缓释后,房地产市场可能逐步迎来企稳。
今年一些地方预计土地出让收入止跌。比如第一财政大省广东预算报告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约4798亿元,同比增长2.8%。
尽管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出现明显下滑,但得益于超4万亿元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完成发行,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降幅明显好于收入,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发力。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10583亿元,比上年下降2.5%。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对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将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带动扩大社会投资,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为了充分发挥专项债稳投资效应,去年底财政部已经提前下达了部分今年新增专项债额度,今年1月广东、江苏等地已经发行了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超过3000亿元。这有利于一季度经济平稳运行。
财政部还公布了第三本账,即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账本。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6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022年,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395亿元,比上年增长29.5%。
“真金白银”的全国财政数据终于“出炉”。财政部30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703亿元,比上年增长0 6%,扣除留抵退税因
春节后是猪肉消费传统淡季,连跌三个月的猪价继进入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长假后又遭遇“开工跌”。1月30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6日~20
1月30日晚,牧原股份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去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220 00亿元-1270 00亿元,上年同期为788 90亿元。牧原股份预计去年实现归
“在斯里兰卡,已经能看到少量自由行的中国游客出现”,在斯里兰卡经营旅行社的杨诗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马尔代夫,维拉纳国际机场特意安排
【品大事】万华化学:2月份开始上调中国地区MDI价格万华化学公告,自2023年2月份开始,公司中国地区聚合MDI挂牌价17800元 吨(比1月份价格上调1000
“真金白银”的全国财政数据终于“出炉”。财政部30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703亿元,比上年增长0 6%,扣除留抵退税因
春节后是猪肉消费传统淡季,连跌三个月的猪价继进入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长假后又遭遇“开工跌”。1月30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6日~20
1月30日晚,牧原股份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去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220 00亿元-1270 00亿元,上年同期为788 90亿元。牧原股份预计去年实现归
“在斯里兰卡,已经能看到少量自由行的中国游客出现”,在斯里兰卡经营旅行社的杨诗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马尔代夫,维拉纳国际机场特意安排
【品大事】万华化学:2月份开始上调中国地区MDI价格万华化学公告,自2023年2月份开始,公司中国地区聚合MDI挂牌价17800元 吨(比1月份价格上调1000
比亚迪1月30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公司2022年预计年度营业收入突破4,20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亿元~170亿元,同比增长425 42%
1月30日,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86 1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94 35亿元,深股通净买入91 79亿元。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宁德时代、
兔年首个交易日,A股锂电池板块迎来开门红。截至1月30日收盘,锂电板块内个股普遍收涨。其中天宏锂电(873152 BJ)涨停,收报11 1元,涨幅29 98%。
政策持续对地产行业注入流动性,力促销售复苏,优化房企资产负债表。尽管1月房地产市场仍然疲弱,但复苏的一些前瞻指标已经出现。房企的信用风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