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主板2022年近五成公司利润增长,消费等行业加速修复

2023-04-30 06:02:44   来源:第一财经

沪市主板2022年度和2023年一季度成绩单出炉。截至2023年4月29日,沪市主板1689家上市公司(除交大昂立外)全部完成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


(相关资料图)

2022年,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0.55万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4.16万亿元,同比增长2%;扣非后净利润3.95万亿元,同比增长3%。相较2019年,3项经营指标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8%、6%和7%。

2023年第一季度,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2.16万亿元,净利润1.2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其中有288家公司发生亏损,亏损额合计280亿元,亏损家数、金额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

具体而言,前期调整幅度较深的接触消费类行业第一季度实现加速回暖,住宿餐饮、旅游、影视院线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85%、139%、200%;部分前期亏损行业实现扭亏,航空运输业第一季度亏损额72亿元,较上年同期收窄178亿元,较上年第四季度收窄302亿元;钢铁行业第一季度实现盈利22亿元,环比实现扭亏。

2022年超八成公司盈利

2022年度,沪市主板有6成公司营收扩大,3成公司营收超百亿。净利润方面,超8成公司实现盈利,近5成公司实现利润增长;311家公司发生亏损,亏损面较上年增加109家。

其中,实体类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25万亿元、净利润1.90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7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5%,3项指标增速均高于沪市主板整体水平;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3.91万亿元,同比增长2%,覆盖2倍利润规模;总资产周转率0.70次,较上年有所提升,资产负债率59.73%,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就研发投入而言,2022年沪市主板实体类公司合计研发投入8412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9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过10%,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通信行业。大额研发投入为相关公司带来不俗的市场表现。截至2022年年末,研发投入金额超1亿元且研发强度超5%的高研发投入公司平均市盈率、市净率分别达46倍、3.59倍,高于其他公司36倍、3.15倍的平均估值水平。

具体从各个产业情况来看,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轨交设备、工控设备、能源重型设备、航空航天装备净利润同比增长9%、12%、19%、17%。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通信设备净利润同比增长113%。与此同时,光伏设备、电网设备受益于能源结构调整,净利润分别增长117%、59%。

2022年,沪市主板房企的业绩整体承压,营收同比下降9%、净利润出现亏损。从杠杆情况看,剔除预收账款后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71%,较上年基本持平。 2023年以来,金融支持房地产行业健康平稳发展“三支箭”政策持续发力,销售端出现反弹。2023年第一季度,房企净利润同比略有增长,环比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转正。

伴随各项扩大内需政策渐次落地见效,2022年沪市主板消费板块呈现复苏态势。必选消费方面,食品饮料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1%,农林牧渔业净利润同比增幅达50%。可选消费方面,家用电器、建筑装饰全年净利润增幅分别为21%、8%。另外,邮政业、装卸搬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03%、19%、48%,对消费复苏形成支撑。

同期,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沪市主板公司对外贸易实现较快增长。 956家披露海外业务收入的企业在境外创收6.24万亿元,同比增长20%,创利5919亿元,同比增长23%。

在市场信心持续修复的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亦步入扩张区间。2022年,沪市主板实体公司购建长期资产支出合计2.76万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制造业增幅达18%,化工、电气机械、汽车行业同比分别增长37%、24%、22%。2023年第一季度,沪市主板实体公司购建长期资产支出增幅达9%,龙头基建公司新签订单增幅达15%。

2023年已有11家公司锁定退市

2022年,沪市公司又如何借力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和并购重组,外资投资情况如何?

首发融资方面,2022年沪市主板新增上市公司合计31家,融资规模1068亿元;再融资方面,全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公司合计104家,融资规模2706亿元,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公司合计54家,融资规模1361亿元;债券融资方面,上交所债券市场全年为沪市主板实体公司发债融资规模约3020亿元。整体而言,沪市主板实体公司全年合计融资12.95万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直接融资金额1.32万亿元。

与此同时,2022年沪市主板公司共计披露56单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合计交易金额2366亿元。传统产业通过并购重组布局新业态,高端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重组标的占比约23%。同时,多家央企集团公司加快资源整合步伐。

沪市主板公司也持续用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全年共有1194家公司推出分红方案,占全部盈利公司家数的87%,现金分红总额1.6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同时,2022年,沪市主板公司新增披露回购计划174家次,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逾679亿元,新增计划实施金额合计约34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常态化退市格局基本形成。2023年年初以来,已有11家公司锁定终止上市。其中,4家公司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3家公司预计重大违法退市,4家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后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

还有17家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其中,触及“营业收入+净利润”组合指标、净资产为负、审计意见类型触及*ST的分别有6家、9家和5家,3家公司同时触及多项情形。

另一方面,沪市主板公司各项风险呈现收敛态势。清欠解保方面,截至年末仍存在占用担保公司17家,较上年末减少13家,占用担保余额合计12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5%。股票质押方面,年内股票质押总市值减少3762亿元,下降22%,合计待偿还余额减少431亿元,下降6%;大股东质押比例超过80%的高比例质押公司家数年内继续减少约3成,存量仅占沪市公司总数的2%。

结合这样的市场生态,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实现新突破,2022年外资保持净流入。2022年末,沪市主板以沪港通、QFII、RQFII为代表的外资持仓规模达1.64万亿元,全年外资净买入合计约928亿元,外资增持公司数量达892家。另外,沪市主板公司拓展境外融资渠道。2022年,共有19家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发行海外债1621亿元;16家沪市主板公司披露发行GDR公告。

标签:

相关阅读

沪市主板2022年近五成公司利润增长,消费等

要闻

沪市主板2022年度和2023年一季度成绩单出炉。截至2023年4月29日,沪市主板1689家上市公司(除交大昂立外)全

2023-04-30

我国超8成人口已感染新冠 张文宏回应是否

要闻

4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周报发表一项研究推测预估,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全国超过82%的人口感染新冠病毒

2023-04-29

“五一”家电消费什么会火?2023AWE是风向

要闻

4月29日进入“五一”假期,消费正当时。作为扩大消费的重点领域,2023年家电消费,什么会火呢?正在上海举

2023-04-29

世界快报:五一假期首日:多景点单日门票售

要闻

五一假期首日,出游相关话题已经全网登顶。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今年五一假期旅游人次有望突破2019年同期水

2023-04-29

餐饮消费回来了!多家啤酒企业净利润恢复两

要闻

疫情影响减弱,餐饮市场景气度回升,这对啤酒企业销售带动明显。截至4月29日,A股中7家啤酒企业均披露了一

2023-04-29

沪市主板2022年近五成公司利润增长,消费等行业加速修复

要闻

沪市主板2022年度和2023年一季度成绩单出炉。截至2023年4月29日,沪市主板1689家上市公司(除交大昂立外)全

2023-04-30

我国超8成人口已感染新冠 张文宏回应是否会有大的第二波疫情_环球短讯

要闻

4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周报发表一项研究推测预估,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全国超过82%的人口感染新冠病毒

2023-04-29

“五一”家电消费什么会火?2023AWE是风向标|头条焦点

要闻

4月29日进入“五一”假期,消费正当时。作为扩大消费的重点领域,2023年家电消费,什么会火呢?正在上海举

2023-04-29

世界快报:五一假期首日:多景点单日门票售罄,长三角铁路客流创新高

要闻

五一假期首日,出游相关话题已经全网登顶。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今年五一假期旅游人次有望突破2019年同期水

2023-04-29

餐饮消费回来了!多家啤酒企业净利润恢复两位数增长

要闻

疫情影响减弱,餐饮市场景气度回升,这对啤酒企业销售带动明显。截至4月29日,A股中7家啤酒企业均披露了一

2023-04-29

风口上的钙钛矿:领军人直陈痛点,产业化到底走到了哪一步|全球消息

要闻

过去一年,被称为光伏0-1颠覆性技术的钙钛矿,几次三番站上资本市场的风口浪尖,尝尽“冷”与“热”。被寄

2023-04-29

2022年年报盘点:八成公司实现盈利 近五成公司净利增长 每日消息

要闻

A股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披露进入尾声。Wind数据显示,截至发稿,在A股5164家上市公司中,有5159家公司披露20

2023-04-29

尴尬国产多肽药物赛道:四家上市药企营收总和为何不及一款海外减重“神药”-热文

要闻

随着多肽类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受到市场追捧,越来越多的资本巨头开始关注这一赛道。截

2023-04-29

【全球速看料】一季度北水、刘彦春继续加仓,股价回撤60%的中国中免值得配置?

要闻

千亿免税巨头中国中免(601888 SH)2023年开局不利,业绩增收不增利。一季报显示,中国中免实现营业收入207 6

2023-04-29

首批3只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产品获批,来自3家公募基金

要闻

近日,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招商基金这3家公募基金申报的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产品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复

2023-04-29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