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张欣 北京报道
2022年绿色、小微、房地产领域纾困等商业银行主题金融债券发行快速增加,东方金诚发布的专题报告《2023年我国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展望》显示,绿色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长526.33%。
对于商业银行绿色债同比大增的原因,东方金诚部门副总经理李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受国家“双碳”目标指引以及相关政策支持,绿债大规模发行;另一方面,发行绿债利于商业银行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成本,因此商业银行主动引导资金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
记者从东方金诚了解到的数据显示:从绿色债券发行机构来看,2022年商业银行中,国有、股份制银行发行单数占比20.83%,城商行、农商行占比分别为45.83%和31.25%,另有1家外资银行发行了首单外资银行绿债。从发行规模来看,国有及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占比分别为64.35%、27.78%和7.66%。
不难看出,中小银行发行单数占比较高,但发行规模上远不及全国性银行。对此,李茜解释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其一,中小银行绿色金融体系机制建立尚不完善,在绿色认定、系统搭建、项目筛选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其二,中小银行以支持地方实体经济为主责,绿色债券底层项目需严格满足绿色目录标准,辖内符合标准项目寻找较为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以来,商业银行绿色债券发行延续火热。Wind数据显示,2023年1—4月,商业银行绿色债券发行单数和规模分别同比增长88.89%和109.93%。对于后市预测,东方金诚表示,受益于稳健货币政策以及投资、消费需求的修复,预计2023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增长态势较为可观,且新增贷款将进一步投向绿色信贷等重点领域倾斜,信贷结构将持续优化。
事实上,监管对商业银行发行的绿色债券投向有严格要求,债券募集资金须用于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编制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中规定的绿色产业项目。该目录涵盖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六大领域。从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债发行来看,底层项目更多集中于清洁能源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节能环保产业。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绿债在发行中仍存在一定挑战,比如绿色金融体系机制不够完善,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及风险管控能力有待提升,以及底层项目筛选难度较大,需满足上述目录要求,并进行绿色认证。
标签:
据南财理财通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5月17日,今年来全市场已发行净值型银行理财10,110只。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实习生陈科宇北京报道5月18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指导,中国人口福利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季度,阿里巴巴收入为2082亿元,同比增长2%;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35 16亿元。
营收净利双降,股东大幅减持……最近“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的烦恼真不少。市场中,“非洲手机之王卖不动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