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程浩 深圳报道
6月8日下午,“2023年中国区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分会场召开,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首次发布“2023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百强区指数”。其中,广东的生产力指数、影响力指数、综合指数表现亮眼,多项关键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发的“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自2010年起已经连续发布了十三年,是全国唯一持续追踪我国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此次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百强区指数”是在省市指数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大数据来源并强化大数据应用,旨在通过指数客观反映我国区一级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曾繁文博士介绍,“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百强区指数体系”由产业“生产力、影响力和驱动力”三个分指数构成,并在3个一级指标下设有7个二级指标,58个测度变量,新增了舆论影响分析体系、国家级文化产业品牌和产业融合等多个维度。
舆论影响分析体系通过大数据系统对全国2984个区县的产业信息进行了连续的采集,成功采集了全网散布的1TB近2亿条信息。产业融合维度以衡量“文化+旅游+金融+科技”跨业态融合发展水平,不断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综合指数来看,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指数百强区的Top10为广东深圳市南山区、龙岗区、广州市越秀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湖区,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天心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和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而在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指数百强区Top100中浙江、广东、山东三省份表现亮眼,入榜TOP100的区数量分别为16、16和10个,四川、江苏紧随其后,入榜的区数量均为8个。
生产力指数是从投入的角度评价文化产业的主体、资本等要素。从生产力指数来看,广东省表现优秀,共有18个区上榜生产力百强区名单,在产业主体、产业资本方面优势明显。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广东省文化企业数量超过66万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超过1万家,从业人员数量超过300万人,位列全国第一。
影响力指数是从产出的角度来评价文化产业的品牌影响和舆论影响。从影响力指数来看,广东排名第一,共有20个区进入影响力百强区名单,文化产业社会影响方面表现突出,在媒体品牌认可、上市文化企业数量等领域均是全国第一。浙江省和山东省排在第二、第三名,分别有16、12个区进入影响力百强区名单,在社会影响和品牌影响方面均表现良好。
驱动力指数是从外部环境的角度评价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资本环境、公共支持环境和创新融合环境。而从驱动力指数来看,浙江排名位居第一,共有15个区进入驱动力百强区名单,文化产业资本活跃度高、青睐度强,在创新融合、国家级品牌打造等方面全国领先。
标签: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