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又到了年底晒粮食生产成绩单的时候,有的地方增产,有的地方减产。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资料显示,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0.6亿斤,比上年增加73.6亿斤,增长0.5%,再次高位增收,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3个省份实现粮食增产,其中,河南今年恢复性增产49亿斤,新疆、内蒙古、山东、山西、吉林粮食增产均超过8亿斤。值得注意的是,黑龙江粮食产量虽然位居全国第一位,但比上一年略有减产,这是黑龙江从国家粮食安全大局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得到的结果。
今年粮食高位增产丰收的成绩来之不易。去年秋冬北方罕见秋汛、夏季长江流域高温干旱、东北地区南部农田渍涝灾害偏重,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中央财政紧急安排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各地全力抗旱救灾,强化田间管理。比如,四川、重庆等受灾较重地区改种扩种晚秋作物,增加播种面积。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2年底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良田、良种、良机、良技有机结合,能够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在抗灾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粮食增产丰收是中央、地方和2.3亿农户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央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建立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让种粮农民有钱挣、让主产区得实惠,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地方抓粮积极性。对农民辅之以“利”,在主产区继续实施并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了农民种植预期;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加大轮作补贴规模和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补贴,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在13个主产区产粮大县实现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在内蒙古和黑龙江推行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给种粮农民吃下“定心丸”,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
针对农资价格上涨的问题,今年中央连续三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合计400亿元,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对地方辅之以“利”和“义”,加大对产粮大县奖励力度,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推动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共同扛起粮食安全重任。
为实现粮食稳产增产的目标,各地千方百计保面积、保产量。在我国的粮食版图中,有13个主产区、7个主销区和11个产销平衡区。今年13个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8%以上,稳稳地扛起了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全国23个省份实现粮食增产,包括河北、内蒙古、吉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主产区,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主销区,以及山西、宁夏、甘肃、西藏、云南、贵州、陕西、广西和新疆等产销平衡区。
如果说四川、重庆等个别省份粮食减产是气候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所致,那么,黑龙江粮食减产是调整种植结构导致的减产。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潜在隐患。今年国家为了提高大豆自给率,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在稳口粮、稳玉米的基础上,实施大豆产能提升工程。作为大豆生产核心区,黑龙江为了实现国家大豆增产目标,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减少玉米播种面积、增加大豆播种面积1000万亩以上。今年大豆单产132公斤,远低于玉米单产429.1公斤,这是造成黑龙江粮食减产的重要原因。
舍得,有舍才有得。黑龙江在增产与减产取舍之间,牺牲粮食增产,实现大豆增产,有助于缓解我国大豆短缺难题,更高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为得。 (刘慧 来源:经济日报)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