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

天天观焦点:GDP增速预计在5%以上 “三驾马车”动力足

2022-12-23 09:15:46   来源:证券日报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2023年我国经济形势预期如何?又将有哪些核心增长点?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的背景下,我国外贸如何持续获得“新动能”?12月22日,《证券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五大首席经济学家。


(相关资料图)

他们普遍认为,2023年我国经济将出现整体好转,GDP增速预计将在5%以上,消费、投资和出口具有较强增长韧性。

2023年经济增速将在5%以上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预计2023全年GDP增速为5.5%左右,基本呈现前低后高走势。

中航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称,2023年将是内需和外需的拐点,内需将接替外需挑起中国经济复苏的大梁。与此同时,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消费有望迎来较快复苏,在政策的驱动下房地产行业有望企稳,投资和销售增速有望反弹,基建投资增速将保持高位。此外,经济增长动力来源丰富,高科技行业将保持高景气度,绿色双碳领域将出现持续性增长。

“从趋势上看,疫情仍然会对今年底和明年初的经济形成一定扰动,但经济运行趋势是向上的,明年二季度经济将出现比较显著的同比和环比复苏。”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判断。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认为,在当前疫情防控措施优化,扩大内需相关政策持续发力起效的背景下,未来政策将在扩充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方面继续护航,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多渠道扩大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基础和意愿,增加居民的创收。

“三驾马车”增长潜力不断释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受访专家也认为,消费和投资潜力的不断释放,将为2023年经济增长提供核心动力。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明年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还会是消费,其次是投资将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

温彬分析称,明年消费增长将受益于三大有利因素。一是消费场景逐渐修复,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优化,线下接触型、聚集性消费将会逐渐修复;二是居民收入增速回升,疫情对就业的影响逐渐消退,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能力会相应提高;三是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加凸显。

“商品零售和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都将回升到潜在水平附近。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望回到7%至8%左右,服务业增加值也有望回到5%至6%的增速水平,线下场景的消费和服务业景气度将显著修复。”明明认为。

邓海清预计,旅游出行等行业后续大概率将快速复苏,2023年春节消费和出行数据值得期待。同时,汽车消费表现一直较为亮眼,预计仍将持续好于消费总体增速。

从投资方面来看,温彬表示,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均有可发掘利用的优势。首先,我国基建项目储备充足、资金来源有保障,此外,今年的6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将会继续发挥作用,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共同支持基建投资;其次,在政策驱动下,制造业投资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也在凸显。包括推出设备更新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预计将会继续拉动制造业投资;再次,一系列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将有助于市场企稳,从基本面看,城市更新需求和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仍在。

“明年制造业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承担起托底经济的任务。在当前稳增长政策大力驱动下,新老基建领域将迎来进一步发展,助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增长。”陈雳说。

在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外经济复苏的供需结构性差异导致外需持续偏强,出口表现亮眼。但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海外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也对我国出口动能造成一定挑战。

不过,受访专家认为,在新动能快速发展的情况下,2023年我国外贸或仍保持“韧性”。

明明表示,从贸易伙伴来看,我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速显著高于其他经济体,RCEP对于我国和东盟等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创造效应在发挥作用。另外,从出口商品维度来看,对欧洲高耗能产业的替代产品有望实现亮眼表现。今年以来,随着欧洲部分高耗能产业受到高能源成本的影响,我国化工制品出口已经体现出了一定的替代效应。

温彬表示,我国供应链与产业链在经历了疫情反复冲击后仍能保持顺畅,韧性进一步增强。在疫情防控措施逐步优化后,2023年我国供应链与产业链的稳定性、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标签: 经济学家 我国经济 基建投资

相关阅读

天天观焦点:GDP增速预计在5%以上 “三驾

财经

GDP增速预计在5%以上“三驾马车”动力足

2022-12-23

商品房买卖合同五大“霸王条款”曝光

财经

商品房买卖合同五大“霸王条款”曝光

2022-12-23

环球热议:为汽车数据加把安全锁

财经

为汽车数据加把安全锁

2022-12-23

前沿热点:猪价离奇“垂直下跌”!准备好过

财经

猪价离奇“垂直下跌”!准备好过年了?

2022-12-22

河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甘荣坤受贿案

财经

河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甘荣坤受贿案一审开庭

2022-12-22

天天观焦点:GDP增速预计在5%以上 “三驾马车”动力足

财经

GDP增速预计在5%以上“三驾马车”动力足

2022-12-23

商品房买卖合同五大“霸王条款”曝光

财经

商品房买卖合同五大“霸王条款”曝光

2022-12-23

环球热议:为汽车数据加把安全锁

财经

为汽车数据加把安全锁

2022-12-23

前沿热点:猪价离奇“垂直下跌”!准备好过年了?

财经

猪价离奇“垂直下跌”!准备好过年了?

2022-12-22

河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甘荣坤受贿案一审开庭

财经

河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甘荣坤受贿案一审开庭

2022-12-22

每日焦点!“兔圆圆”跃新春!2023年总台春晚标识和吉祥物官宣

财经

“兔圆圆”跃新春!2023年总台春晚标识和吉祥物官宣

2022-12-22

张文宏:北方有症状的病人比例比南方高很多!专家释疑,和这个因素有关?

财经

张文宏:北方有症状的病人比例比南方高很多!专家释疑,和这个因素有关?

2022-12-22

微动态丨中国商务部回应WTO裁决美违反规则:望美尊重裁决

财经

中国商务部回应WTO裁决美违反规则:望美尊重裁决

2022-12-22

看热讯:新冠导致嗅觉丧失关键原因找到

财经

新冠导致嗅觉丧失关键原因找到

2022-12-22

【快播报】北京:12月22日起暂缓实施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

财经

北京:12月22日起暂缓实施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

2022-12-22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