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中新网成都5月8日电 (王东宇)“华龙一号”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历经30多年研发而成的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采用了以“177堆芯”和“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为代表的大量创新设计,其安全性指标和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获得中国专利金奖。
近日,在“走进新国企·中国智造品牌行”活动中,中新网走进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副总设计师刘昌文表示,华龙一号核电机型保持安全的核心,在于其“能动与非能动”的安全措施。在非断电状态下,靠电来驱动安全系统,保障核电站运行。
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万钢介绍,在核反应堆正常运行时,反应堆内的热量主要通过蒸汽发生器传递给二回路,核反应堆停堆后,如果热量不能及时从堆芯输出,就有可能烧毁堆芯。例如福岛核事故中,核电站失去电力供应,导致冷却系统失效,无法排出堆芯余热,反应堆部分熔毁,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中核集团核动力院研发了“非能动”方式的创新安全设计。
万钢说,华龙一号“非能动”的安全设计巧妙地利用“自然的力量”——重力。在72小时内,无需过多场内应急就可以将堆芯衰变热传递至事故冷却水箱,从而降低堆芯温度。这就好比,在小区的花坛发生了火灾,楼上的住户依靠重力,将水源源不断地洒向失火处。当然,在核反应堆中,这个过程远比上述例子更加复杂。
此外,“华龙一号”采用了双层安全壳的设计,外层可抵御大飞机的撞击,内层可做到即使堆芯出现问题,放射性物质也不会出来。
在软件方面,据核动力院工作人员介绍,核动力院自主品牌的核电安全级DCS龙鳞系统在限制或减轻事故后果、保障反应堆及人员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称,DCS龙鳞系统包括主控制站、安全显示站、网关站、工程师站等,软硬件设计、系统集成等已经实现100%的国产化,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特点。
2018年12月6日,我国首套安全级DCS平台(龙鳞系统)正式发布。从此打破了国内核电DCS系统严重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该技术的国家。到2021年9月,首台套大型商用核电站“龙鳞”系统顺利通过出厂验收。
除了上述安全保障外,华龙一号中的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稳压器等一系列构件等一系列设施都在安全保障方面做了创新设计。经过一点一滴的努力,华龙一号才成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
核电已成为我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国家名片”。在2022年亮相的国之重器中,“华龙一号”的名字赫然在列。据网信办网站2022年的报道,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完)
标签: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