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 题:多地积极采取举措应对台风“杜苏芮”影响
(相关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持续逼近我国东南沿海,中央气象台7月27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中央气象台预计,“杜苏芮”将于28日早晨到上午在福建东山到莆田一带沿海登陆。目前,“杜苏芮”已给福建、广东、浙江等地带来大风、降雨等影响,各地正积极采取举措应对台风影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
鉴于“杜苏芮”可能登陆福建南部沿海,福建省防指已于27日9时将防台风应急响应从Ⅱ级提升至Ⅰ级。福建气象部门预计,“杜苏芮”在漳州沿海登陆的可能性较大。记者了解到,漳州市3372艘在册渔船、21324艘乡镇船舶、7艘海上作业渔船已全部靠港到岸,渔排作业人员4042人已全部撤离上岸,当地加强管控,严防船只冒险出港、人员擅自回流。
7月27日,国网漳浦县供电公司员工在漳浦县城地势低洼处的万新商业广场地下配电室门口放置防水沙袋。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前置应急力量在基层一线,展开隐患排查。在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海盾见义勇为救援队队长林万发从27日早上5点多开始,就和4个救援队队员以志愿者身份配合抗台风工作。“救援队员大多是本地的渔民,他们更熟悉本地的海况,也更懂得做渔民的工作。”林万发说,救援队还准备了救生衣、快艇等设施,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及时出发救援。
广东潮州市饶平县地处闽粤交界,是防范台风“杜苏芮”的重点区域。正在渔港巡查的饶平县海山镇党委副书记余泽鑫告诉记者,当地25日开始就动员组织所有海上作业人员上岸,海边工作人员也转移到安全地带避风,“海山作为饶平的唯一海岛镇,很多群众靠海为生,台风对渔业生产比如贝壳养殖、培苗等都会有很大影响。”
7月27日,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三百门渔港里回港避风的渔船(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王瑞平摄
“我们已成立了193支应急抢险队伍,储备抢险设备、砂石料、橡皮艇以及帐篷、干粮等应急抢险物资。”饶平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林旭志表示,将紧盯台风发展,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的级别及防御应对措施。记者从潮州市政府了解到,截至27日上午,潮州全市305艘在册渔船和3396艘乡镇渔船回港避风,4个临海景区、浴场全部关闭,危险区域已转移4770人,开放1020处应急避难场所。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多地明确要求预警、巡查到位,应急处置到位。“阿叔阿婶,简单收拾一下衣物,我们马上向山下转移!”27日13时30分许,浙江省温州瑞安市高楼镇干部薛茜、王磊等人接到指令,营东村附近山体发生小范围的坍塌,他们立即来到营东村,帮助村民撤离。“你们来就太好了,早上暴雨,我们正担心呢。”77岁的村民戴圣茂住在半山腰平层老屋里,看到镇干部前来,他安心了不少。一路上,工作人员护送老人到营东村避灾点,并将屋后塌方的情况上报。
截至27日16时,温州全市共转移强降雨集中区域15142人。浙江省防指已于27日16时将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在江西省宁都县石上镇,江西省赣州市公路发展中心宁都分中心工作人员正在集中清理国省道沿线重点路段的排水沟、边沟、涵洞等排水设施,将存在安全隐患的树木清理锯除,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为了消除台风天气对公路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加大了公路养护巡查频率,特别是雷雨大风天气的巡查,确保国省道安全畅通。”江西省赣州市公路发展中心宁都分中心副主任黎晨介绍道。
江西省气象部门提醒,台风影响期间,应减少或停止高空、户外和涉水作业,及时加固或拆除危旧房屋、临时搭建物。(记者吴剑锋、詹奕嘉、魏一骏、范帆)
标签: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