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科技 >

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作为破解“垃圾围城”困境的重要手段

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作为破解“垃圾围城”困境的重要手段,全市各地都在不断探索,城关区作为兰州市的中心城区,是对外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不仅关系到辖区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而且关系到城市形象。我区通过细化措施、多元聚力、强势推进,涌现出了许多好经验、好机制,好做法,除了广泛宣传动员,开展各类宣传分类活动以外,我区也在一直积极探索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习惯,更好地建设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有效提高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全区实行垃圾分类通边督导制,在高峰时间段开展桶边督导工作,手把手教居民分类,该项工作在垃圾分类投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是人工桶边督导很难做到全时段全区域覆盖,因此探索出全面、便利、有效的方法促进正确投放,一直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近期,我区酒泉路街道在长期探索实践中,总结经验,尝试引进科技手段,引进首个垃圾分类声光报警智能系统。该套系统通过整合街道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以及小区物业办公室监控平台,连接物业小区垃圾分类投放处安装的AI智能识别监控设备,实现“垃圾分类+互联网+大数据”的物业小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新模式,管理手段再智能,降低实行垃圾分类所需的人力、物力。社区的工作人员可以在办公室通过监控及时劝阻分类投放错误的居民,指导督促居民正确投放垃圾。“您已进入生活垃圾分类投递区域,请您分类投放生活垃圾,能卖钱的可回收,易腐烂的是厨余,电池药品最有害,卫生间里放其他。”当居民在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时,便会播放语音提醒。同时,该系统还带有摄像机,可以准确检测到监控范围内的人员和车辆,不但能避免误播报,当垃圾桶投放次数达到预警值后,便会弹出报警,迅速提醒工作人员到场进行清运,避免发生垃圾桶内垃圾过满而造成垃圾掉落或无法投放、随意投放的现象。

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作为破解“垃圾围城”困境的重要手段

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作为破解“垃圾围城”困境的重要手段

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作为破解“垃圾围城”困境的重要手段

除了宣传督导,这个人工智能“桶边督导员”还有更大能耐——摄像头收集的数据,会实时传输到后端运维平台上,通过这些数据,系统可以自动统计投放点位的垃圾投放次数和频率,从而科学规划垃圾桶的安放点位和数量。24小时定点监控,大大解放了人力,可以说是一个人工智能“桶边督导员”。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加快垃圾分类“智能模式”推广力度,使垃圾分类工作进入智能化、系统化、精细化的2.0时代,通过一只只会“说话”的垃圾桶、一辆辆随时“在线”的垃圾车,一个个能“提醒”的摄像头,对辖区内垃圾分类投放、清运开展大数据管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以鼓励、引导的方式来推广垃圾分类,不断为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破除一个又一个障碍。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keji/2575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