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科技 >

多家银行与支付机构实现互认互扫

多家银行与支付机构实现互认互扫

制图:张芳曼

“扫支付宝还是扫微信?”日常消费用手机支付时,这是常听到的一句话。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用上了移动支付,享受非现金支付带来的便利。然而,在扫码支付时,由于各支付机构间没有实现互认互扫,用哪家机构的服务就要扫哪家的码,让消费者和商户常常感到不便。

近期,一些积极变化不断发生。网联陆续在试点城市完成了多机构间“收款扫码”和“付款扫码”的技术验证,银联也在加速推动与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的“互联互通”,多家银行与支付机构实现互认互扫……今后,商户和消费者收付款有何变化?对支付行业将产生什么影响?未来发展趋势怎么看?记者进行了采访。

扫码支付闭环特征比较明显,增加商户重复投入,也没有充分体现消费者的支付选择权

“前些天去买菜,手机付款时对着二维码扫了半天没反应,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自己打开了支付宝,但扫的却是微信支付的二维码,特别尴尬,如果只有一个码就好了。”北京市朝阳区金台里居民万颖说。

“儿子特意帮我打印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收款码,但那天突然丢了一张收款码,有的顾客付款就不太方便。”赵舒秋在河北唐山市路北区北新西道经营着一家服装小店。在她的店里,扫码支付是大多数顾客的首选,附近的小商户们也都摆放多个收款码。

目前,扫码支付存在着一些服务“壁垒”。因为相关支付机构间不能互认互扫,没有“一码通用”,商户和消费者在日常收付款时会遇到一些问题。

简单理解,支付各方的互认互扫,即能互相识读彼此的支付条码并完成支付交易,也就是说,银行APP间可以互扫,第三方支付APP间可以互扫,银行和第三方支付APP间也可以互扫。如果“一码通用”,消费者用一个手机APP就可以“走遍天下”,商户收款也不会那么麻烦。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keji/3852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