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科技 >

“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科技成色鲜明舆论期待注入新

1.“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科技成色鲜明舆论期待注入新动能

今年,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范畴,成为网络热搜词。“新蓝海”“新风口”等评价显示出舆论对新基建潜在发展机遇的乐观预期。“新基建”范围和建设中的“科技成色”是一大瞩目亮点,其与传统基建相比“具有鲜明的科技特征和科技导向”被多次提及,人工智能、数据中心、5G等内容讨论度随之走热。

“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科技成色鲜明舆论期待注入新

图:“新基建 ”相关热词舆论声量(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从舆论声量上来看,“新基建 5G”、“新基建 人工智能”牢牢占据舆论场讨论中心,有关发展路径吸引多方探讨。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5G技术开启了从消费侧向生产侧全面渗透的进程,将成为社会信息流动的主动脉、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数字社会建设的新基石。加快以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

“热”讨论中也有“冷”思考。《科技日报》认为,新基建布局要谨防不考虑实际需求和客观环境条件一哄而上,也需要警惕一些传统基础设施“穿衣戴帽”,包装成新基建的名目混入,挤占宝贵资源。部分两会代表、委员以及业内专家则提醒,“新基建”应避免孤立零散式发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低调”,也是“新基建”中的重要一员,应当重视。

2.民法典规范科技应用范畴

——紧扣时代脉搏彰显科学理念之光

2020年5月28日,中国首部民法典表决通过,民法典中对于社会热点诉求和我们身边的痛点、难点,尤其是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时代中新兴事物带来的挑战,都一一作出回应,吸引了众多舆论目光。

网络游戏中的装备、一卡通点卡、点券等充值卡算不算虚拟财产、受不受法律保护?AI换脸是否侵犯了肖像权?民法典就新时代的新问题给出解答,央视网肯定民法典直面挑战,表示将科技发展的因素充分融入法典中,既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立法态度,又顺应了新事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keji/3969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