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科技 >

广西研发“北斗+广播”边坡高精度自动监测系统

地处南方山地丘陵地区的广西,今年汛期来得比往年早,几次持续强降雨天气,又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地质灾害防范压力骤然加大。如何加强地灾隐患点的监测预警?在群测群防的基础上,创新科技防灾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联合多家机构,研发了“北斗﹢广播”边坡高精度自动监测系统,以“北斗﹢广播”的技术跨界融合方式,赋能地灾防范工作。该技术目前在梧州市试行4个多月,效用初现,受到业内好评。

突破传统地灾监测技术困境

传统的地灾监测,采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监测点周边建立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以一对一的方式,通过移动通讯信号向监测点发送定位修正信息,再将监测信息回传给后方的监测人员,为开展应急处置提供数据参考。

经过多年“实战”,这项技术的短板日渐凸显。工作人员发现,单个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成本达5万元以上,边远山区造价更高。若不单独建站,而是使用现有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提供的定位服务,由于同时容纳的高精度定位请求并发数量有限,难以满足较大数量隐患点的不间断监测需求。

据介绍,目前广西登记在册的地灾隐患点有10474处、易发区5634个,涉及人口约143万人,威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约120亿元。地灾隐患点多面广,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造价高昂,移动通讯稳定性较差且会持续产生后续费用,监测点越多,投入越大,高昂的成本和持续的费用,成为这一监测技术推广应用的痛点和难点。

如何突破这一困境,准确监测更多地灾隐患点?

“我们有测绘技术的优势。”广西自然资源厅国土测绘处处长王龙波告诉记者。2018年年底,广西建成了覆盖全自治区的北斗高精度基准站网,包含1个数据中心和110座平均布设的北斗高精度基准站。能不能把现有的北斗高精度基准站网用到地灾监测中?相关各方开展了研究和尝试。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keji/4996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