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触“电”是否是一个伪命题?
文/创叔、星辰
一个曾经让多数制造企业“玩家”折戟沉沙的赛道,在疫情下,正被重新簇拥,它们似乎找到了感觉。和几年前不同的是,现在不仅多数工厂触“电”玩家已经轮换了一波,期间也有不少重整旗鼓的企业,他们拥抱的合作伙伴也从传统电商向新电商演进。
回首二十载电商江湖,其一直在被重构和改写,充满着不确定性和神秘感。中国制造企业与之联姻的过程也是相爱相杀、从未停歇。当下,双方又会迸发出怎样的花火,工厂触“电”是否是一个伪命题?
2020:中国制造与电商的新契机
春节后,浙江桐乡市濮院镇的一家服装厂收到了海外客户的消息,要求暂缓订单,并把原先的订购量缩小一半。
“年前,在国内疫情来临时,我们是订单堆积奇缺工人。好不容易国内疫情好转,结果海外疫情开始扩散,订单又纷纷被取消。” 该服装厂李总表示,“意外支出和收入减少导致企业的利润快速下滑。
唯一幸运的是,我们的外贸业务只占比百分之十五左右。”
近期网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段子——“这场战疫,中国打上半场,世界打下半场,外贸人打全场。” 是对李总亲身经历的最好诠释,也是当下诸多中小外贸企业故事的缩影。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前2个月,我国服装出口1122.6亿元,下降18.7%;纺织品962.3亿元,下降18.7%。疫情对于进出口行业的影响显而易见,全国陷入停工状态的几十天里,物流、员工等都纷纷扼住了企业的喉咙。其中,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影响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显示,86.22%的企业账上资金无法支撑3个月以上;33.73%的企业资金支撑不到1个月;只有9.89%的企业反映可以支撑半年以上。
这些中小企业数量中占比最高的就是外贸企业。3月中旬以来,一些中小外贸企业倒闭的消息便开始在网络上流传,不过,更多的人还是在寻找新的突破点,依托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融合来缓解困局,斐爾项目负责人郭俊婕便是其中之一。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keji/50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