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 >

“拇指作家”的情怀与担当

  “拇指文学家”的情怀与当担——全国性人民代表马慧娟访谈笔记

  新华通讯社银川市5月7号来电 题:“拇指文学家”的情怀与当担——全国性人民代表马慧娟访谈笔记

  新京报记者谢建雯、靳赫

  初遇全国性人民代表马慧娟时,她衣着质朴,黑边眼镜后的眼眸闪耀着聪慧,言谈举止间表露的“书香味”给新闻记者留有深有感触。

  40岁的马慧娟是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人,尊称“拇指文学家”。尽管只能初中文凭,她却在十年间按坏掉13手机,用拇指在手机上打出了几百万字,宣布出版发行了五这书,只求纪录农村姑娘的甜酸苦辣和农户在黄土高坡上的拼搏小故事。

  在马慧娟的新小说《走出黑眼湾》中,她参考身旁小故事,写了十多个平凡人从故土难离到搬家意外惊喜,再到勤劳致富的坎坷人生道路,也写了她们憨厚老实质朴、不屈不挠、与运势斗争的精神面貌。

  黑眼湾村是马慧娟的家乡,坐落于以前“苦瘠甲天下”的甘肃西海固地域。2001年,她和亲人拆迁至红寺堡区,这儿迄今已总计接受香港移民20多万元人。马慧娟告知新闻记者,种田、养殖牛喂羊、顾家、打工赚钱基本上是香港移民村妇女生活的所有,但她的日常生活却不可以沒有书和手机上。

  “文本于我,于我们的生活,是点亮心里的一束明亮,手机上则为我了解全球打开了一扇窗。”他说。

  马慧娟自小就听乡村妇女话家常,她掌握他们的苦与熬、忍与期,纪录他们的身上的坚毅和能量好像已变成她的重任。“我不愿意大家一提及西海固就只想起痛苦,在國家惠民政策等适用下,西海固早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改变。”马慧娟说。

  书,更改了马慧娟的运势。2018年,马慧娟依次入选红寺堡镇文化站网站站长和全国性人民代表。马慧娟期待将自身与书认识的这一份好运带来大量的人,她在村内创立了“土壤诗香读书社”,期待大量乡村妇女根据学习知识活得更强。

  乡村文化必须不断发展,才可以紧跟乡村振兴的步伐。不论是创建读书社,還是在2019年两会上就“网络时代的半文盲”状况明确提出“二次普及”助推乡村振兴,還是2020年方案就“完善健全农村文化管理体系”提意见,乡村文化基本建设一直是马慧娟关心、履行职责的重中之重。

  2020年,她将带著新的思索走入北京人民大会堂。“乡村振兴必须农村文化振兴。而农户会用、用好手机,参加、喜好农村文艺活动,都必须有专职人员正确引导。”马慧娟说。 【编写:陈海峰】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shehui/511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