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物催化剂,微生物可以通过全细胞催化或多细胞协作,进行能量收集、传感、修复和驱动等,具有效率高、条件温和、选择性高等特点。传统的微生物细胞间协作方法,由于细胞间生长速度的不同,易导致微生物此消彼长、效率受损。近日,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了一种控制微生物时空布局的新策略,该策略通过制备新型的超分子水凝胶材料作为载体,利用3D打印的方式将微生物与其进行融合,实现了对微生物细胞的空间控制,最大化提高生物过程效率,相关成果发表在纳米材料知名期刊《Small》上。
“自然界的微生物菌群往往通过互相协作共生,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开发人工多细胞体系进行生物制造。但是,在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中,如果仅仅将这两种微生物生硬地放在一起,它们会‘互掐’,造成此消彼长。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我们就想能不能给它们建一个‘房子’,让它们‘安分’地待在自己的‘房间’,还能相互协作完成工作?”南京工业大学教授余子夷教授介绍道,课题组想到了3D打印的方法,“3D打印可以将它们安放在固定的位置,同时3D打印还能扩大接触的比表面积,提升生物催化反应效率。”
为了生成可打印的基质,课题组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超分子水凝胶材料,这种材料由功能化的透明质酸和葫芦脲为主体构成。超分子水凝胶材料不仅适合于微生物固定和生长,而且还可以用作生物墨水进行3D打印。“这类水凝胶很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牙膏,微生物待在特殊的‘牙膏’里面,3D打印装备可以把‘牙膏’挤出来形成预先设计好的结构,用于制备细胞分布均匀和可定位的3D结构,该结构具有很高的维持性和菌株的固定性。”研究表明,3D晶格中的微生物可以在发酵和生物修复过程中保持较高的细胞活力和代谢活性。
据悉,该活体材料的催化效率与使用单一微生物、单纯混合二者相比,分别提高了80%和50%。此项技术总体进展处于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状态,该研究不仅可以用于强化微生物的生物催化能力,还可以应用于菌-藻共生体系吸收二氧化碳提高微生物的固碳水平,为采用绿色生物制造实现碳中和提供了一个可选择的技术途径。(通讯员 朱琳 科技日报记者 金凤 )
标签:
据18日发表在微生物研究领域权威期刊《mBio》上的最新论文,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兽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NS2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蛋白
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中心19日在其官微平台通报了一起俄罗斯卫星碎片与中国科学卫星的极危险交会事件。通报称,这颗编号为49863的太空碎片为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火山15日的猛烈喷发,被称为30年来规模最大的火山喷发,瞬间喷出的火山灰云突破对流层顶,形成直径近500
据18日发表在微生物研究领域权威期刊《mBio》上的最新论文,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兽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NS2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蛋白
英国《自然》杂志19日连发三篇论文,来自三个团队的科学家们在开发容错量子计算机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他们验证了硅双量子位门保真度,超越了
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中心19日在其官微平台通报了一起俄罗斯卫星碎片与中国科学卫星的极危险交会事件。通报称,这颗编号为49863的太空碎片为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火山15日的猛烈喷发,被称为30年来规模最大的火山喷发,瞬间喷出的火山灰云突破对流层顶,形成直径近500
记者19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韩正甫教授及其合作者近期实现了833公里光纤量子密钥分发,将安全传输距离世界纪录提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7日报道,来自英国伯明翰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糖基原料而非石化衍生物,研制出了两种新的聚合物,它们拥有普
制造绿氢的方法之一是电解水,借助催化剂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但目前这一过程需要用到昂贵的金属元素。据美国《每日科学》杂志网站近日报
所谓系外卫星,是指围绕太阳系外行星旋转的卫星。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一个新的候选系外卫星——Kepler-1708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