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该所太赫兹研究团队在红外探测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了基于硒镓钡晶体的3-8微米中红外高灵敏探测,对纳秒脉冲的探测灵敏度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了系统的国产化。这项技术将为我国在生物、医疗、化工等领域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探测工具。相关成果于1月20日在《光学》上刊发。
相对于传统的可见光近红外波段,中红外光与分子之间的共振现象可大幅度提高光谱测量的信噪比,进而实现对物质成分的有效识别。中红外探测技术对于推动生命科学、物性分析等科学探索,以及环保、化工行业、医学诊断等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中红外探测主要采用热探测和光电探测两种直接探测手段,现有性能已难以满足科学家们对微量物质的精准检测的需求,探测灵敏度已成为中红外系统的瓶颈问题。
针对当前中红外探测的瓶颈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基于激光频率变换技术的解决方案,设计并搭建了实验系统。研究团队负责人、沈阳自动化所祁峰研究员介绍,该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将弱中红外信号高效率地转换为近红外信号,近红外光携带了中红外光的信息且易于探测,通过这种间接探测的方式可大幅度提高中红外信号的探测灵敏度。
经过深入分析研究多种晶体的光学特性,科研团队将目标锁定在硒镓钡晶体,该晶体由中科院理化所姚吉勇团队研制。祁峰介绍,硒镓钡晶体通常是作为波源使用,研究人员大胆尝试,将它作为探测系统的一部分,在掌握其光学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高性能光参量振荡器,优化了相位匹配条件,解决了弱信号环境下的强背景噪声抑制等问题,从而实现了收发一体的中红外系统。(科技日报记者 郝晓明)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该所太赫兹研究团队在红外探测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了基于硒镓钡晶体的3-8微米中红外高灵敏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4日报道,脸书母公司Meta正在建造世界上功能最强大的人工智能(AI)专用超级计算机,希望以非凡的计算能力开发AI
据最新一期《自然·机器智能》杂志报道,英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AI)系统,可通过分析在常规访问眼镜店或医院眼科时留下的眼部扫描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该所太赫兹研究团队在红外探测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了基于硒镓钡晶体的3-8微米中红外高灵敏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4日报道,脸书母公司Meta正在建造世界上功能最强大的人工智能(AI)专用超级计算机,希望以非凡的计算能力开发AI
据最新一期《自然·机器智能》杂志报道,英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AI)系统,可通过分析在常规访问眼镜店或医院眼科时留下的眼部扫描
利用植物和动物的有机废物或生物质生产氢气,是未来替代化石能源的主要候选方法之一。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基础科学学院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
美国NPR公共广播电台网站25日称,在发射30天之后,著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接任者——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右图)已经到达距离地球150万公
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人工遗传回路,可展示细胞是如何选择其命运的。我们每个人开始时都是一个
澳大利亚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撰文称,其研发的激光系统创下了激光在大气中稳定传输距离的新纪录——2 4公里,稳定性为
你知道如何让一口普通锅变身不粘锅吗?当将其烧得很热时,即使锅中不放油,也能让食物不粘锅——这其实是利用了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美国研究
1月18日,世界首台桩梁一体架桥机共工号在中国中铁科工集团研制成功,这台装备将实现桥梁建造完全装配化施工,推动世界桥梁建造工艺迎来重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