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由超百名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4项实验成果称,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在通往实现核聚变目标的路上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获得了所谓的“燃烧等离子体”,这意味着核聚变燃烧可以由反应本身产生的热量来维持,而不是靠输入的激光能量。
美国密歇根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卡洛琳·库兰兹解释说,核聚变将氢原子核结合在一起,形成重原子核。当产生的原子质量小于参与反应的原子质量时,多余的质量就会转化为能量,释放出大量光和热。核聚变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也不会产生其他污染物。而反应所必需的燃料氢气,在地球上的储量足以满足人类长达数百万年的能源需求。“核聚变产生的基本上是无限的清洁能源。”
在本研究中,科学家将包含192束激光的巨型激光阵列靶向一个小“胶囊”内的弹丸,将其加热到1亿摄氏度,制造出了巨大的能量爆发,获得了“燃烧等离子体”——尽管只持续了万分之一秒,但足以证明实验取得了成功。
研究人员指出,在2020年11月和2021年2月进行的4次实验中,产生了多达0.17兆焦耳的能量,远远超过了以前的尝试,不过仍小于启动核聚变过程所需的1.9兆焦耳。有研究称,2021年底在NIF进行的实验产生了1.3兆焦耳的能量,持续了百万亿分之二秒,但研究结论还未经过同行评议。
几十年来,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在想方设法研究核聚变技术。35个国家在法国南部合建“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该反应堆使用巨大的磁铁来控制过热的等离子体,预计于2026年开始运营。
NIF研究团队下一步的目标是实现“点火”。当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大于其消耗的能量时,就会发生“点火”现象。届时,燃料可以继续自行“燃烧”,产生的能量超过引发初始反应所需的能量。(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研究论文合著者、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核聚变项目首席科学家奥马尔·哈瑞肯说:“最新研究结果令人兴奋,但我们离实用的核聚变能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许需要几十年。”
一个由超百名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4项实验成果称,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在通往实现核聚变目标的路上取得了里程碑
俄罗斯卫星网26日称,根据在线太空垃圾追踪软件的数据,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一枚重达4吨的火箭残骸的太空运动轨迹显示,它即
通过分析《科学》杂志,13年来评出的十大科学研究突破,我们发现大多数科学发现是攻克性的,占77 4%,而发生范式转移的科学突破很少见,仅
据26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论文,英国布里斯托大学量子研究人员声称,他们大大缩短了光学量子计算机的模拟时间,比以前的方法加速了
一个由超百名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4项实验成果称,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在通往实现核聚变目标的路上取得了里程碑
健康长寿是我们的永恒追求。根据发表在《自然·衰老》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两种可以影响人们的寿命和健康的
俄罗斯卫星网26日称,根据在线太空垃圾追踪软件的数据,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一枚重达4吨的火箭残骸的太空运动轨迹显示,它即
通过分析《科学》杂志,13年来评出的十大科学研究突破,我们发现大多数科学发现是攻克性的,占77 4%,而发生范式转移的科学突破很少见,仅
据26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论文,英国布里斯托大学量子研究人员声称,他们大大缩短了光学量子计算机的模拟时间,比以前的方法加速了
据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报道,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工程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新型机器人抓手,它极其灵活精确,能够提起柔弱的蛋黄而
吃下手里的无线通信器件,管理自身健康的日子即将到来。日本庆应义塾大学与电气通信大学研究团队利用金箔和春卷常使用的米皮等,开发出了可
科学家发现,当材料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满足一定关系时,电磁波在介质中会沿给定的曲线传播,并且不产生反射,从而模拟出扭曲的时空。这意味着
1月26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李胜军带领的能源植物改良与利用研究组在《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期刊在线发表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