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3日发表的一篇论文,一种人工神经元可以与捕蝇草的生物细胞成功连通,还能让捕蝇草关闭叶子。研究结果或对将来脑机接口和软体机器人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形态的仿生电子装置,被认为能模仿人脑的运作方式。脑机接口、假肢、智能软体机器人的未来开发,都需要实现人工神经装置与生物系统的有机结合。然而,当前的人工装置生物相容性差,能源效率低,环路较为复杂。
此次,瑞典林雪平大学科学家西蒙尼·法比奥诺及其同事开发了一种人工神经突触系统,探索它是否能与某个生物系统相连。研究团队让打印出来的人工神经元与突触充分模仿生物系统的信号转导特征——生物系统会利用离子迁移介导的放电进行交流。研究人员随后将这些人工神经元与一种捕蝇草的生物系统成功相连。他们演示了这些人工神经元在电刺激下能诱导捕蝇草关闭叶子。
法比奥诺及论文共同作者表示,他们的研究结果或能推动未来可植入装置和脑机接口的开发,以及人工神经系统与生物实体的潜在整合。
研究团队认为,无论脑机接口、可植入/可穿戴设备、假肢和智能软体机器人的研究进展,都需要技术与自然之间的密切互动和整合。由于生命的基本构建元素与电子设备中使用的元素有很大不同,因此将人造设备与生物系统联系起来的能力,对于这些领域的成功至关重要。
他们这次从生物信号系统中借用概念设计出的神经形态系统,有望弥合现实中这一能力的匮乏。尽管此前一些基于软件的神经形态算法,已被集成到生物医学系统中,但基于硬件的系统有能力与活组织密切交互,进行生物反馈并展现处理能力,依然是最终的目标。
总编辑圈点
人工突触、神经电子学和神经接口,几年前还有些科幻色彩的概念,现正在技术层面日新月异的发展着。它们与生物分子的结构亲缘关系,使它们成为应用的理想选择.从结构的角度来看,有机半导体是可加工的、生物相容的、可生物降解的、柔软适形的;从功能角度看,它们还可以支持电子和离子信号的传输。以前,有机材料在模拟神经形态和人工神经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功,现在,科学家又在制造生物整合人工神经元方面展开了亮眼的尝试,对于实现信息编码来说,这恰恰至关重要。(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根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3日发表的一篇论文,一种人工神经元可以与捕蝇草的生物细胞成功连通,还能让捕蝇草关闭叶子。研究结果或对将来
消杀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太子城站运动员服务中心配置的煮咖啡机器人,以及八达岭长城站安装的VR展示系统……北京冬奥会已于2月20日圆满闭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的肖正国教授研究组,通过刮涂过饱和的钙钛矿溶液来调控成核生长过
根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3日发表的一篇论文,一种人工神经元可以与捕蝇草的生物细胞成功连通,还能让捕蝇草关闭叶子。研究结果或对将来
消杀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太子城站运动员服务中心配置的煮咖啡机器人,以及八达岭长城站安装的VR展示系统……北京冬奥会已于2月20日圆满闭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的肖正国教授研究组,通过刮涂过饱和的钙钛矿溶液来调控成核生长过
作为研制过程中的里程碑节点,磁强计伸杆展开试验的成功,不仅表明磁强计分系统与载荷舱集成后的功能、性能满足任务要求,更标志着中欧联合
一台小小的黑盒子就能解决企业在使用工业互联网中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这个由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以下简称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基于
据发表在《化学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完成一项重大科学挑战:他们发明了一种涡旋射流装置(VFD),利用这种清洁化学的方
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及中国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科学家在《先进能源材料》杂志上撰文称,他们研制出了迄今世界上最小的电池,可为一粒灰尘大
据美国《趣味科学》杂志网站近日报道,荷兰莱顿天文台科学家报告了迄今观测到的最大星系,其离地球30亿光年远,自身横跨1630万光年的距离。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