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纽约时报》报道,一名来自墨西哥的20岁女性成为世界第一个通过3D打印技术成功进行耳朵移植的人。其成功标志着组织工程向前迈出重要一步,是再生医学领域的重大进展。
美国3D生物医药公司在新闻发布会上称,这名女性出生时患有先天性小耳畸形,有一只畸形耳朵。该公司用她本人的活细胞制造出3D打印移植耳朵,并在3月份为其进行了移植手术。打印的耳朵形状与这名女性的左耳精确匹配。该公司表示,3月份移植的新耳朵将继续再生软骨组织,使其具有天然耳朵的外观和手感。
植入物由3D打印的胶原水凝胶支架和患者自身的软骨细胞组成。实验过程包括对患者现有的耳朵进行活检并取出软骨细胞,然后让这些细胞生长并3D打印成患者耳朵的形状,这只耳朵将不断再生软骨。由于它是由患者自己的细胞制成的,因此被排斥的可能性较小。
对于移植技术的进步来说,今年是重要的一年。1月,美国马里兰州外科医生给患者进行了猪心脏移植手术;5月底一名患者接受了保存3天的人类肝脏;还有研究团队正在研究3D打印的肺和血管。
此次从这名女性畸形的耳朵中采集的一小团细胞制成的耳部植入物,或是已知的第一个由活组织制成的3D打印植入物的例子。
“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这将彻底改变手术方式。”领导该团队执行手术的耳部重建外科医生阿图罗·博尼利亚表示,“这种方法可取代目前的外耳重建技术,包括从患者的肋骨中取出软骨或使用多孔聚乙烯(PPE)植入物。”
3D生物医药公司高管表示,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这项技术可用于打印许多其他身体部位,例如脊柱、鼻子、半月板、肩袖等,并最终打印出肝脏、肾脏和胰腺等复杂器官。
【总编辑圈点】
如果20年前有人说,可以用自己的身体组织,3D打印出耳朵并移植回自己身上,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一种科技狂想。但今天,已经有人获益于这项移植技术。一位先天耳朵畸形的女士,拥有了与自己另一只耳朵精准匹配的新耳朵,它由患者自己的细胞制成,是活的,能不断再生。以后或许还可以打印出更多复杂器官,对忍受病痛折磨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人来说,这也是希望的曙光。文中提到的一些代表性移植手术,本报此前也有关注。愿技术的进步,成为人类的福音。 (实习记者张佳欣)
据《纽约时报》报道,一名来自墨西哥的20岁女性成为世界第一个通过3D打印技术成功进行耳朵移植的人。其成功标志着组织工程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欧洲航天局盖亚(Gaia)探测器将于6月13日发布最新一批观测数据,其中包含了天空中数亿个最明亮物体的信息,比如数千万颗
经合组织(OECD)6月3日发出警告,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与2019年相比,2060年全球塑料将增加近两倍,由4 6亿吨增至12 31亿吨,而塑料垃圾也将
据《纽约时报》报道,一名来自墨西哥的20岁女性成为世界第一个通过3D打印技术成功进行耳朵移植的人。其成功标志着组织工程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欧洲航天局盖亚(Gaia)探测器将于6月13日发布最新一批观测数据,其中包含了天空中数亿个最明亮物体的信息,比如数千万颗
经合组织(OECD)6月3日发出警告,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与2019年相比,2060年全球塑料将增加近两倍,由4 6亿吨增至12 31亿吨,而塑料垃圾也将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教授张一飞课题组与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等单位合作
乙酸正戊酯是一种导致香蕉独特气味的化合物,它会在怀孕和哺乳期的母鼠尿液中释放出来。这种化学物质会在公鼠身上产生压力反应。加拿大麦吉
据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公开的一篇材料科学论文,美国斯坦福大学团队描述了一种模拟组织的传感器,可用于实时监测大脑与肠道的神经递质。研
人的一生中缓慢积累在血液干细胞中的基因变化是如何导致70岁后血液生产的巨大变化的?一项新研究或能给予启示。由英国维康桑格研究所、Wellc
非常开心,我们的甜菜种子再次搭乘神舟飞船飞向太空。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太空。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甜菜高品
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有两套面窗产品为郑州大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