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雄里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最近在近视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首次揭示了一类特殊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在近视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相关论文6月8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
近视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视觉疾患,其发病率不断攀升,已累及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近视机制的研究是建立有效的近视防控策略的基础,是社会的重大需求。在众多的近视机制研究中,杨雄里院士团队独辟蹊径,专注于ipRGC的作用。这类细胞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特殊的一类,它们作为输出神经元,将光感受器信号向视中枢传递。不仅如此,它们又因表达一种特有的视色素即视黑质而本身对光敏感,因此被称为“自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这类细胞发现于21世纪初,曾被《科学》杂志评为2002年的“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科研人员基于形觉剥夺的小鼠近视模型,应用多学科技术对ipRGC在小鼠的屈光发育及近视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实验表明,以免疫毒素选择性损毁小鼠ipRGC,或通过化学遗传学技术将其特异激活,可使发育中的小鼠分别出现显著的近视性或远视性屈光偏移。进一步的实验显示,ipRGC所含的视黑质信号及常规光感受器信号分别通过调制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影响眼球的发育。
值得注意的是,形觉剥夺小鼠眼部ipRGC的视黑质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介导的光反应幅度均出现上调,而将视黑质敲除,或将小鼠饲养于480nm(纳米)波长光(视黑质的最大激发波长)阙如的环境中造成视黑质激活程度的下调后,形觉剥夺诱导近视的效应显著减小。这项工作首次清楚地阐明了ipRGC在眼球发育及近视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受到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也为未来近视干预策略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记者王春)
位于贵州的那口大锅,最近又炖出了一锅好菜。6月9日,《自然》发表了一项快速射电暴(FRB)方面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天眼(FAST)的加持下,中国
据《纽约时报》报道,一名来自墨西哥的20岁女性成为世界第一个通过3D打印技术成功进行耳朵移植的人。其成功标志着组织工程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雄里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最近在近视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首次揭示了一类
位于贵州的那口大锅,最近又炖出了一锅好菜。6月9日,《自然》发表了一项快速射电暴(FRB)方面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天眼(FAST)的加持下,中国
自现代科学诞生之日起,科技伦理便是科学文化内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伦理通常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包含价值理念和体现价值追求的行
据《纽约时报》报道,一名来自墨西哥的20岁女性成为世界第一个通过3D打印技术成功进行耳朵移植的人。其成功标志着组织工程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欧洲航天局盖亚(Gaia)探测器将于6月13日发布最新一批观测数据,其中包含了天空中数亿个最明亮物体的信息,比如数千万颗
经合组织(OECD)6月3日发出警告,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与2019年相比,2060年全球塑料将增加近两倍,由4 6亿吨增至12 31亿吨,而塑料垃圾也将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教授张一飞课题组与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等单位合作
乙酸正戊酯是一种导致香蕉独特气味的化合物,它会在怀孕和哺乳期的母鼠尿液中释放出来。这种化学物质会在公鼠身上产生压力反应。加拿大麦吉
据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公开的一篇材料科学论文,美国斯坦福大学团队描述了一种模拟组织的传感器,可用于实时监测大脑与肠道的神经递质。研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