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0日发表在《微生物基因组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常见的大麦虫(Zophobas morio,又称“超级麦皮虫”)可以在其肠道中一种细菌酶的帮助下吞噬聚苯乙烯。这种对聚苯乙烯“有胃口”的蠕虫可能是大规模回收塑料的关键。科学家希望这种“升级版”的生物循环能带来塑料垃圾回收的新方式,从而减少垃圾填埋量。
来自昆士兰大学化学和分子生物科学学院的克里斯·林克博士和他的团队在3周的时间里给大麦虫喂了不同的食物:其中一些喂了聚苯乙烯泡沫,一些喂了麸皮,还有一部分则被禁食。
林克博士说:“我们发现,只喂食聚苯乙烯的大麦虫不仅存活了下来,甚至体重还略有增加。”这表明大麦虫可以从聚苯乙烯中获取能量,而且很可能是在它们肠道微生物的帮助下。
研究人员使用元基因组学技术,找到了几种能够降解聚苯乙烯和苯乙烯的编码酶。他们的长期目标是设计酶,通过机械粉碎和生物酶降解,在回收工厂中降解塑料垃圾。
“大麦虫就像小型回收工厂,用嘴巴撕碎聚苯乙烯,然后‘喂’给肠道里的细菌。”林克博士说,“这个反应产生的分解产物可以被其他微生物用来制造高价值的化合物,比如生物塑料。”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在实验室培养大麦虫的肠道细菌,并进一步测试其降解聚苯乙烯的能力,然后研究如何将这一工艺升级到垃圾回收场所需的水平。(实习记者张佳欣)
据10日发表在《微生物基因组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常见的大麦虫(Zophobas morio,又称超级麦皮虫)可以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20多年后,美国怀特黑德研究所乔纳森·韦斯曼及其同事展示了在人类细胞中表达基因的第一份综合功能图谱。6月9日在线发表
历经6年努力,意大利和奥地利研究人员开创性地研发出一种三合一混合材料,被称为新一代智能皮肤。其灵敏度是真实皮肤的1000倍,能探测触觉
据10日发表在《微生物基因组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常见的大麦虫(Zophobas morio,又称超级麦皮虫)可以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20多年后,美国怀特黑德研究所乔纳森·韦斯曼及其同事展示了在人类细胞中表达基因的第一份综合功能图谱。6月9日在线发表
历经6年努力,意大利和奥地利研究人员开创性地研发出一种三合一混合材料,被称为新一代智能皮肤。其灵敏度是真实皮肤的1000倍,能探测触觉
美国波士顿学院物理学家领导的一个跨学科团队发现了被称为轴向希格斯模式的新粒子,这是一种以前无法检测到的量子激发,也是著名的希格斯玻
据New Atlas报道,一次为期六年的小行星往返旅行,使人们对太阳系的形成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科学家们对从小行星龙宫返回的样本进行了首次
据CNET报道,由南安普顿大学的古生物学家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已经确定了欧洲有史以来最大的陆地捕食者之一的遗骸:一种长度超过 10 米、生活
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固体物理研究所(IAF)发布公告称,该所研究人员在基于金刚石氮—空位(NV)中心的超灵敏激光阈值磁强计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雄里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最近在近视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首次揭示了一类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