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从聚合物基材制备具有可调性能的纳米纤维的技术。根据美国物理联合会出版的《APL生物工程》杂志28日最新论文,美国塔夫茨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使用该技术开发可穿戴电子设备和系统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最新研究中,他们展示了静电纺丝材料的诸多优势。它们的高表面积与体积比使其具有更高的孔隙率和透气性,这对长期穿戴非常重要。此外,通过适当的聚合物混合,它们可实现卓越的生物兼容性。导电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提供高表面积电极,实现灵活性和性能改进,包括快速充电和高储能能力。
论文作者萨米尔·桑库塞说:“它们的纳米级特征意味着其可很好地附着在皮肤上,而无需化学黏合剂,如果你对测量生物电势感兴趣,比如使用心电图法测量心脏活动或使用脑电图法测量大脑活动,这一点很重要。”
在实现具有优异电子传输的纳米级晶体管形态方面,静电纺丝比光刻技术要便宜得多,而且对用户更友好。
近年来,可穿戴技术呈现出爆炸性发展趋势。在柔性传感器、晶体管、能量存储和采集设备的进步的推动下,可穿戴设备包括直接佩戴在人体皮肤上的微型电子设备,用于传感一系列生物物理和生化信号,或与智能手表一样,提供方便的人机界面。
在不影响其机械、电气和化学特性的可调节性情况下,设计可穿戴设备以实现最佳的皮肤顺应性、透气性和生物兼容性是一项艰难的工作。静电纺丝出现是该领域的一项令人兴奋的进展。
桑库塞表示,他们已经将静电纺丝技术应用于身体活动监测、运动跟踪、测量生物势、化学和生物传感等。
研究人员相信,在未来几年,静电纺丝技术将成为一种多功能、可行和廉价的可穿戴设备制造关键技术。他们指出,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包括扩大材料的选择范围,提高与人体生理学结合的便利性。研究人员建议,可以通过将可穿戴设备设计得更小,或者加入透明材料来改善其美感,使其“几乎看不见”。(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从聚合物基材制备具有可调性能的纳米纤维的技术。根据美国物理联合会出版的《APL生物工程》杂志28日最新论文,美国塔夫
德国和比利时的研究人员携手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 铜铟二硒化物(CIS)串联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化效率接近25%,为迄今同类产品最高值。这款
西班牙纳瓦拉公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使用声学操作就可组装物体而无需物理接触的系统LeviPrint。该系统产生的声场可捕获小颗粒、胶滴甚
俄罗斯科研人员将碳纳米纤维添加到铝复合材料中,使铝复合材料的硬度增加了20%,材料结构在微观层面上也发生了极大变化。有关专家指出,这
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从聚合物基材制备具有可调性能的纳米纤维的技术。根据美国物理联合会出版的《APL生物工程》杂志28日最新论文,美国塔夫
德国和比利时的研究人员携手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 铜铟二硒化物(CIS)串联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化效率接近25%,为迄今同类产品最高值。这款
西班牙纳瓦拉公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使用声学操作就可组装物体而无需物理接触的系统LeviPrint。该系统产生的声场可捕获小颗粒、胶滴甚
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建模研究显示,大气主要由氢气与氦气组成的岩质系外行星,能在其表面维持温带条件和液态水长达几十
俄罗斯科研人员将碳纳米纤维添加到铝复合材料中,使铝复合材料的硬度增加了20%,材料结构在微观层面上也发生了极大变化。有关专家指出,这
根据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20世纪每年的热带气旋数量相比19世纪下半叶减少了约13%。热带气旋在人类排放情景下的变化
每30秒,世界上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的腿因病被迫截肢。这些患者经常患有神经病变,下肢感觉丧失,因此无法检测到由不合适假体造成的损伤,从
我们所熟知的机器人都是钢铁战士,帮助人类完成高危、高难度的工作。如今,生命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为纳米机器人缔造了血肉之
由于抗生素生物可降解性低,并且人们日常生活中对药物经常处理不当,大约80%以上的抗生素会在环境中累积。例如,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氯化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