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DNA建造一个微型机器人,并用它来研究肉眼看不见的细胞过程——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蒙彼利埃大学的科学家们认真研究的主题。这种高度创新的“纳米机器人”能够更密切地研究在微观水平上施加的机械力,这对许多生物和病理过程至关重要,代表了一项重大的技术进步。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
人体细胞受到微观尺度上施加的机械力的影响,触发了许多细胞过程所必需的生物信号,这些细胞过程涉及人体的正常功能或疾病的发展。例如,触觉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特定细胞感受器施加机械力。除了触摸,这些对机械力敏感的感受器(称为“机械感受器”)能够调节其他关键的生物过程,如血管收缩、痛觉、呼吸,甚至检测耳朵中的声波等。
这种细胞机械敏感性的功能障碍与癌症等许多疾病有关。癌细胞通过探测并不断适应其微环境的机械特性在体内迁移。机械感受器可检测到特定的力,将信息传递给细胞骨架。
目前,科学家们对这些涉及细胞机械敏感性的分子机制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已有的几种技术可用于施加受控力量并研究这些机制,但存在局限性。
为了找到替代方案,Inserm研究员加埃坦·贝尔特领导的研究小组决定使用DNA折叠方法,即用DNA分子作为构建材料,以预定义的形式自组装3D纳米结构。
研究人员设计了由3种DNA折叠结构组成的纳米机器人,其大小与人类细胞的尺寸相兼容,首次使施加和控制分辨率为1皮牛顿(即1牛顿的万亿分之一)的力成为可能。这是人类制造的、基于DNA的自组装物体第一次能够如此准确地施力。
该团队首先将机器人与一种识别机械感受器的分子连接起来。这使机器人有可能指向人体的一些细胞,并专门向定位在细胞表面的定向机械感受器施加力以激活它们。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工具对于基础研究非常有价值,因为它可用来更好地了解细胞机械敏感性的分子机制,并发现对机械力敏感的新的细胞受体。有了纳米机器人,科学家们还能够更精确地研究在施力的什么时刻,生物和病理过程的关键信号通路在细胞水平上被激活。 (实习记者张佳欣)
用DNA建造一个微型机器人,并用它来研究肉眼看不见的细胞过程——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国家科学研究中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总部位于英国的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思维宣布,将公布超2亿个蛋白质的结构。该公司在短短18个月内,凭借
7月29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赖旭龙教授领导的古DNA团队与吉林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合作完成的古基因组研究发现
用DNA建造一个微型机器人,并用它来研究肉眼看不见的细胞过程——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国家科学研究中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测绘大学科学家成功简化了当前局部垂线绘制器的设计,移除了多余零件,减轻了其重量和能耗,开发出一种全新的航天器定位仪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组成的多学科团队正着手推动提高一种人工模拟突触的速度极限。他们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一种实用的无机材料,使设备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总部位于英国的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思维宣布,将公布超2亿个蛋白质的结构。该公司在短短18个月内,凭借
7月29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赖旭龙教授领导的古DNA团队与吉林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合作完成的古基因组研究发现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监测分析,2022年7月31日0时55分左右,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末级残骸已再入大气层,落区位于东经119 0&d
当今世界大约70%的地区——特别是山区、海洋——仍未被互联网覆盖,给应急通讯、搜索救援带来了很大挑战。北斗三号的短报文通讯服务有助于
在所有住院肝病患者中,每大约10个肝病患者中就有1个以上患药物性肝损伤。7月28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医学部主任医师邹正升表示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创新团队研究发现转录水平激活表达的Ms2蛋白通过促进TaRomo1蛋白的多聚化抑制Ta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