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记者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通过模拟咀嚼试验发现,肿骨中华大角鹿的食性与水牛和家马相似,能够取食偏硬的或富含纤维的食物;而这一能力与其具有肿厚的下颌骨有关。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历史生物学》。
大角鹿是目前已知体型最大的鹿,生活在700万年至1万年前的欧亚大陆,其鹿角硕大,最长可达4米,是化石研究中的明星物种。大角鹿的下颌骨普遍存在肿厚现象,尤其是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的肿骨中华大角鹿,其下颌骨肿厚更为明显。
一种假设认为,大角鹿肿厚的下颌是为了储存钙质,以供硕大的鹿角每年的脱落与生长。然而,“雌性大角鹿并不长角却也拥有肿厚的下颌骨;驼鹿同样拥有硕大的鹿角,但其下颌却十分纤细。因此,储存钙质一说尚存疑问。”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王世骐坦言。
事实上,下颌骨主要的功能是咬合和咀嚼,其形态经常被作为推断食性的重要依据。据此,另一种假设认为,大角鹿肿厚的下颌有利于承受更大的外力,方便取食偏硬或富含纤维的食物。
为证明这一假设,研究人员选取了驼鹿、水牛和家马3种现生的大型食草动物的下颌与肿骨中华大角鹿的下颌进行对比,并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力学测试。研究表明,与水牛和家马相似,肿骨中华大角鹿也能够取食偏硬的或富含纤维的草。
王世骐表示,这项研究证明了大角鹿具有在开阔地带取食硬草的潜力。同时,由于大角鹿与古人类关系密切,比如在周口店,大角鹿可能是北京人的主要食物来源,本研究对进一步讨论大角鹿的生态适应性及其与古人类的关系有重要意义。(记者陆成宽)
8月8日,记者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通过模拟咀嚼试验发现,肿骨中华大角鹿的食性与水牛和家马相似,能够取食
我如何知道自己被感染了?我的免疫力有多强?我感染的新冠病毒是哪种变异株?现在,一种新方法可在几个小时内回答所有这些问题。据8日发表在《
8月8日,记者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通过模拟咀嚼试验发现,肿骨中华大角鹿的食性与水牛和家马相似,能够取食
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开发了一种能抵抗超高剂量辐射的红外光纤。这种基于溴化银和碘化银单晶的新型光纤能抵抗超高剂量的辐射,不仅可应用于
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专家研发出一系列新化合物,可抑制重症肺炎,且不同于类似化合物,不会抑制免疫系统。制药市场或将因此出现用于治疗重
我如何知道自己被感染了?我的免疫力有多强?我感染的新冠病毒是哪种变异株?现在,一种新方法可在几个小时内回答所有这些问题。据8日发表在《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于一万年前起源于西亚地区,在5200年前进入中国。但是,它是何时向东南传播、融入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的
记者8月8日从中国海油获悉,由中国海油下属的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气电集团)与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南
日本国立自然科学研究院分子科学研究所(IMS)的科学家使用光镊来捕获两个冷却到几乎绝对零且仅相隔一微米的原子,然后用仅发光10皮秒(1皮秒
从健康监测、健身追踪器到虚拟现实耳机,可穿戴电子产品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在《先进能源材料》杂志上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的最新研究发现,马齿苋这种普通植物整合了两种不同的代谢途径,创造出一种新型光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