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顺利走出舱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从空间站出舱主通道——问天实验舱气闸舱迈入太空。
然而细心的小伙伴们会发现,历次航天员出舱画面中,航天员身后的星空背景居然一片漆黑,浩瀚星空中的星星都去哪儿了?
星星光芒被摄像机“过滤”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造成这种现象的,不是这些星星“离奇失踪”,而是摄像机曝光参数的“选择”结果,也就是说,拍摄者利用技术手段使照片或视频中的繁星“隐形”于深邃太空。
“在宇宙中,星星是较暗的主体。相反,太阳光照射下的空间站和航天员则会变得非常明亮。摄像机不能同一时间既‘看清’明亮的物体,又‘看清’特别暗的物体,该如何选择?显而易见,在出舱活动中,拍清楚航天员、空间站舱段以及地球的细节是首要任务,也就是以明亮的物体为标准设置相应的摄像机曝光参数。”杨宇光说。
具体来说,当摄像机锁定空间站和出舱活动的航天员,由于空间站和航天员十分明亮,摄像机就要控制进光量,减少曝光时间,才能拍摄到正常曝光的画面。这种对曝光和光圈的低值调校,不可避免地会“过滤”掉太空中星星发出的微弱光芒,所以呈现出来的画面就是漆黑的夜空,上面没有一颗星星。
如果想拍到相对暗淡的星星,摄像机要提高进光量,增加曝光时间。但是,这样会导致画面中的空间站和航天员出现“过曝”,变得白茫茫。“宇宙中的星星其实一直在那儿,只不过我们为了拍出理想的航天员出舱画面,通过摄像机调节的手段将星星人为地‘忽略’掉了。”杨宇光总结道。
在太空看星星有啥不一样
航天员出舱的画面“过滤”了星星,那么身处太空的航天员能否看见星星?和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是否一样?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平劲松指出,太空中没有大气散射,太阳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太空不会整个被照亮。在黑暗的太空中,航天员可以看到满天繁星。
“航天员刚踏出舱门时,如果看向地球,眼睛适应了明亮的事物,这时抬头望向漆黑的宇宙,可能一时会看不清楚星星。但是人眼的适应能力很强,眼睛适应黑暗之后,便能看见星星了。”杨宇光说。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开启了中国航天员的第一次太空凝视。据他回忆,在太空中看到的月亮和星星更加清晰和透亮,星星也不“眨眼睛”。
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从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出舱,中国人首次“漫步太空”。他面前的太空“一眼望不到底”,看到的星星“比地球上多得多”。
2021年12月9日,在中国空间站的“天宫课堂”上,航天员王亚平透露,航天员每天能看到16次日出,因为空间站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
“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的星星,和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确实不一样。”杨宇光说,地球上有大气、人造光源等因素的遮挡或干扰,使得星光更弱,还会“一闪一闪”,肉眼可见的星星数量也更少。太空中,由于没有大气阻隔或遮挡,航天员观赏到的星星有3个特点:闪烁少、更清晰明亮、数量更多。
平劲松也表示,太空是真空的,不存在大气湍流,所以星星不会“眨眼睛”,只有繁星点点,没有群星闪烁。也因此,不论是恒星、行星或月球的周围都不会出现晕或者晕环,星星也就更加透亮。(科技日报记者 唐芳)
9月1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顺利走出舱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从空间站出舱主通道——问天实验舱气闸舱迈入太空。然而细心的小
9月1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顺利走出舱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从空间站出舱主通道——问天实验舱气闸舱迈入太空。然而细心的小
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科研人员运用生物控制系统原理开发使机器更容易理解人的技术。这些机器包括先进的运动模拟器、医疗设备和工业控制系
植物伸长和弯曲以确保获得阳光。美国索尔克研究所科学家发现,当植物被树冠遮蔽并同时暴露在温暖的温度下时,会有两种植物因子促发加速生长
以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为首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观察到月球上的永久阴影区。该人工智能有望照亮永久的阴影区,尤其是那些尽管
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概念验证前导研究,一种混合闭环胰岛素递送系统可减少高血糖和葡萄糖变异的发生,或可改善患有Ⅰ型
意大利研究人员设计并制造了一种由3D打印结构组成的人造气动肌肉,其可根据需要伸展和收缩。据《科学·机器人》杂志报告,这是一种在单一打
西班牙巴斯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3D打印技术,可用于个性化医疗和按需释放药物片剂。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生产3D打印的淀粉基片剂,用于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29日报道,西班牙科学家通过比较两种相似水母的DNA,发现了可阻止和逆转永生水母衰老的基因。研究人员称,这一基因
植物经常受到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的攻击。当植物感知到微生物入侵时,其细胞内的蛋白质化学汤,也就是生命的主力分子中会发生根本性的变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