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记者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该院医学检验科曹炬研究员团队最新研究发现,颗粒蛋白酶前体(PGRN)在促进真菌失控性炎症反应和抑制固有免疫细胞抗真菌功能中发挥双重作用,为真菌性脓毒症的免疫辅助治疗找到了一个潜在干预靶点。近日,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病原微生物学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体》上。
白色念珠菌是引起真菌性脓毒症的最常见病原体,由于临床侵入性医疗操作和免疫抑制药物的广泛使用,真菌性脓毒症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且死亡率高达40%-50%。该研究利用白色念珠菌建立小鼠真菌性脓毒症模型,发现颗粒蛋白酶前体基因缺陷小鼠生存率比野生小鼠显著提高,多重蛋白检测和流式细胞分析表明颗粒蛋白酶前体基因缺陷小鼠炎症反应显著减弱,真菌特异性荧光染色试验发现颗粒蛋白酶前体基因缺陷小鼠肾脏真菌载量显著降低。该研究使用体外电镜技术和吞噬杀伤试验明确了颗粒蛋白酶前体基因缺陷小鼠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对真菌孢子的吞噬杀伤能力显著增强,并解释该现象是由于颗粒蛋白酶前体基因缺陷后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面的C型凝集素受体树突细胞相关凝集素2(Dectin-2)上调表达所致。研究进一步利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差异基因表达,证实颗粒蛋白酶前体基因缺失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对白色念珠菌的抗真菌免疫能力增强。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颗粒蛋白酶前体通过破坏肾脏中的免疫稳态,加重炎症程度导致肾脏功能衰竭并抑制体内真菌清除,从而在真菌性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免疫损害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颗粒蛋白酶前体有望成为真菌性脓毒症一个潜在的免疫辅助治疗靶点。(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通讯员 龙利蓉)
10月19日,记者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该院医学检验科曹炬研究员团队最新研究发现,颗粒蛋白酶前体(PGRN)在促进真菌失控性炎症反
10月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王光辉研究员带领的多孔催化材料研究组开发了一种双模板策略,制备了成
10月19日,记者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该院医学检验科曹炬研究员团队最新研究发现,颗粒蛋白酶前体(PGRN)在促进真菌失控性炎症反
10月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王光辉研究员带领的多孔催化材料研究组开发了一种双模板策略,制备了成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研制出了迄今最薄的铁电材料——半纳米厚的二氧化锆。最新研究为下一代节能电子设备的设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教授、丁冬生教授课题组与国外同行合作,利用强关联系统的相变提高了里德堡原子对微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物理学院肖正国教授课题组与南京工业大学王建浦教授、王娜娜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在钙钛矿表面形成的纳
1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材料研究中心能源材料室与合作方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材料所在钒合金抗辐照性能机理研究方
俄罗斯研究人员发现,可使用正电子发射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提前诊断慢性肾病(CKD)。在尿检还没有变化但疾病已在分子细胞水平上形成的时期,这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深度学习软件Omnipose,其能帮助解决在显微镜图像中识别各种微小细菌的挑战。研究结果发表在17日的《自然
韩国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使用磁共振成像(MRI)在毫秒级时间尺度上,非侵入性地跟踪大脑信号的传播。这项发表于《科学》杂志的最新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