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悠扬的乐曲、欢快的节拍、优雅的舞步,学员们在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和示范下,手挥着红绸,翩翩起舞,现场立刻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安代舞,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传统舞蹈,在文化志愿者轻骑兵小分队的传授下,迅速在内蒙古全区范围内普及推广。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大局、奉献社会、造福百姓为宗旨,不断创新文化志愿服务内容和工作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
壮大队伍,完善制度规范建设
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旅消费的愿望和能力逐渐增强,对文旅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趋扩大,单纯依靠行业内的工作人员远远不够,需要一批有识之士一起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中。内蒙古文化和旅游部门采用线下报名与线上招募互为补充、集中招募与长期招募、项目招募与常态化招募相结合等方式,通过内蒙古文化云、微信公众号、社区等线上线下平台,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文化志愿人员,吸引具有文化艺术专长、热心公益事业、有意愿从事群众文化服务工作的社会人员、社会团体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不断充实和壮大志愿者队伍。
经过多年招募,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的队伍不断壮大,目前登记在册的有9万余人,初步形成自治区、盟市、旗县区三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志愿队伍和组织网络。志愿者队伍来自于各行各业,既有基层干部、离退休人员、致富能手、企事业单位职工、个体劳动者,也有普通的家庭妇女等,在全区形成了多层面、广参与的志愿者队伍体系。
为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内蒙古自治区制定了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管理办法,从志愿者的招募、组织、管理、激励、保障、退出机制、服务范围等方面做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为全区各级单位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科学指导,使志愿服务活动有计划、有部署地开展。
为适应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时代需要,激励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内蒙古自治区积极探索各种路径,通过内蒙古文化云、“阳光工程”内蒙古平台,完善志愿者登记制度,进行服务计时和服务积分管理,审核、发布服务信息。各志愿服务组织单位根据注册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和绩效评价结果,实行星级志愿者认证激励制度,对星级以上志愿者在文艺演出、图书购买、观看电影、星级酒店入住、旅游景区游览等文旅消费活动方面给予优惠待遇,对业绩突出、贡献较大、社会反响良好的志愿者,授予志愿服务杰出贡献奖。
为鼓励更多团队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内蒙古还探索举办全区文化(群艺)馆志愿服务优秀团队评选,并于2020年10月启动了首届“志愿之星”全区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才艺大赛,通过内蒙古文化云、内蒙古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内蒙古文化馆官网平台,吸引众多群众观看,从而提高了关注度。
创新载体,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内蒙古各级文旅部门积极探索新方法、好方法,不断创新文旅志愿服务内容和工作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
文化志愿者点亮全民艺术普及之光。内蒙古各盟市文化馆面向社会招募一批有文化艺术专长的文化志愿者,直接上岗或经过培训后上岗,为群众开展包括声乐、舞蹈、器乐、音乐素养等各个门类的艺术培训课程。这些志愿者推动了培训课程模式和内容的不断创新,让艺术培训惠及更多百姓,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点亮了全民艺术普及之光。
文艺慰问演出丰富百姓业余文化生活。内蒙古各盟市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组织文化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文艺慰问演出活动,将欢声笑语送到千家万户。如翁牛特旗文化馆于重阳节期间深入老年公寓举办以“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为主题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表达全社会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温情关怀,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各类志愿服务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除了文艺演出、辅导培训、展示展览、阅读推广等文化服务,志愿者们秉承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原则,结合群众要求,精心组织、创新活动形式,扎实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关爱服务、医疗卫生、垃圾分类、活动保障、文明引导、旅游咨询、理论政策宣讲、维持现场秩序、布置会场、扶贫帮困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百姓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中凝聚群众、引领群众,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高质量发展。
优化队伍,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为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团队建设, 提升其服务能力,内蒙古自治区通过多种方式对志愿者进行培训。他们针对基层志愿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品牌活动的策划,举办全区文化(群艺)馆志愿者培训班、志愿服务管理人员培训班,以及“阳光工程”“圆梦工程”文化志愿者培训班,内容包括介绍志愿服务相关政策、活动策划与实施、团队建设、志愿服务工作经验和典型案例等,使学员们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志愿服务工作现状和发展方向。除了线下培训之外,内蒙古自治区还积极与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联合举办线上培训班,从而打破了传统培训在地域、时间等方面的局限。
为进一步提升志愿者业务水平,内蒙古还多次举办以提高志愿者业务能力为重点的培训班。比如内蒙古文化馆开展的“舞红绸 展新姿”安代舞普及推广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陆续举办了八期培训班,每期约培训30人,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舞蹈基础和组织能力并且热心公益的文化志愿者。通过志愿者的组织带头和示范引领,让安代舞这一古老的艺术从教科书、舞台回到公园、广场和学校,回到了老百姓身边。除此以外,内蒙古自治区还通过内蒙古文化云、抖音或快手等平台开展“爱生活 学艺术”文化志愿者线上公开课,邀请专家授课,志愿者可以通过各平台学习声乐、舞蹈、器乐等课程并可以跟老师进行互动。通过各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系统性培训,有效提高了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和服务水平。
志愿者的参与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渠道,提高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总量,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对促进地区群众文化繁荣、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李 蓁)
如果说电影将人的寿命延长了3倍,那观剧也同样如此,舞台是一面镜子,当我们走进剧场时,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自己。看戏是在看热
同质化现象的产生不仅仅是艺术生产者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仅以口号式的正面提倡或简单的反面批判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近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由中国动漫集团、中华中医药学会、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动画片《手指的魔法》在北京首映。《手指的魔法》讲述
近日,莫言与当代中国文学创新经验研究丛书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会由作家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国家社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地处祖国的西南端,沿边沿海靠山,聚居着壮、瑶、苗、京等少数民族,还是全国唯一的京族聚居地。民族团结关系着国家
舞狮子、敲锣鼓,舞起皖北花鼓灯,唱响淮河琴书。1月9日下午,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段郢乡蒲庄村,2022安徽省乡村村晚精彩上演。演出以欢乐
礼赞百年风华 讴歌青春中国湖南广电庆祝建党百年主题交响乐宣传总结座谈会近日在长沙召开。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1年12月22日是国家大剧院建院14周年的日子。当天举办的建院14周年庆祝活动及随后推出的系列演出,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通过线上、
它以极致的身体美学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和力量激发,并唤起我们对友谊、勇敢、使命、责任的思考。感谢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把这么精彩的节目带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