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曹禺诞辰111周年。在这一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正式投入使用,剧场开幕便上演了全新排演的《雷雨》《日出》《原野》3部曹禺经典作品。此外,天津人民艺术剧院也复排了《雷雨》《日出》2部剧作;央华戏剧出品的连台戏《雷雨》《雷雨·后》在全国巡演……
多年来,曹禺的经典作品不断以各种艺术形式被搬上舞台,人们对于曹禺的关注和研究也从未停止。面对新时代的观众,对于这些经典作品,我们应该怎样传承?
凝聚时代精神 连接当下情感
1910年9月24日,天津小白楼万家迎来了一个小儿子,祖母给他取名家宝,小名添甲,这便是曹禺。曹禺在海河边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虽然衣食无忧,但压抑的家庭环境和自幼丧母的悲痛,使他稚嫩的心里充满了苦闷。
曹禺自小热爱文学和戏剧,23岁时,他的苦闷随着他的文字喷薄而出,写就了《雷雨》这部中国话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之后,他又创作了《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多部剧作。
这些剧作不仅脍炙人口,更有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不仅被译成英、法、俄、德、意等多种语言,而且在各个剧院和中外舞台常演常新。其戏剧还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舞剧、歌剧、京剧、地方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
“曹禺的戏剧作品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创立和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因为有了曹禺和他的作品,中国现代戏剧有了巨大的创造和发展,曹禺作品的影响力和生命力超越了时代,是一个了不起的存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任鸣说。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在《纪念曹禺诞辰110周年》的文章中谈到,从现实存在出发,曹禺对人类的弱点和宿命感到无奈、悲哀,但是他又不自觉地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看到人的存在和人性内涵的丰富、复杂,对不幸的人们流露出深深的悲悯。因此,他笔下的一系列人物,形成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鲜明群像,他们不仅有生命的质感、人性的内涵,更有时代的烙印、哲思的韵味。“曹禺戏剧的剧中人与今天的观众依然能产生某种精神连接、情感共鸣。优秀的创作者,是时代生活作用于心灵并在艺术的熔炉里锻造而成的。”宋宝珍说。
向内挖掘剧本 向外变换表达
曹禺的剧作不仅有着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有着对人深刻性和复杂性的细致描摹,其现实主义更有着强烈的开放性。在2021年上演的不少曹禺戏剧作品,创作者都在戏剧文本上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挖掘,做出了符合当今观众审美的各种创新。
曹禺剧场的开幕大戏新排《日出》利用投影将前后两个表演区同时展示给观众,让不同时空的人物在舞台同场交会,充分展现人物的心路历程。“新鲜的不只是舞台上的形式,更多体现在内容上。此番新排,剧组从曹禺8万多字的原剧本中,找回了原来几版演出中被删节的部分,强化了部分人物的表达。我们力争忠实原著、挖掘原著,再进行现代感的表达,让年青一代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该剧导演冯远征说。
北京人艺新版《雷雨》根据1934年最初未删减过的剧本进行创作,重新设计序幕和尾声,序幕在纱幕后演绎,传统的、驯良的侍萍和时代的、反抗的繁漪都离开了周朴园;而尾声,那些被害死的青年,从死地里站起来,打着伞走向历史。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教授丁明拥认为,这一版《雷雨》满足了观众对重塑经典的期望,给北京人艺注入了新活力。阴云密布的天空、序幕尾声的纱帘、明暗对比强烈的灯光,3个年轻人的死和周朴园回忆中的侍萍都被搬到了台前,扩展了原作隐藏的空间与时间,给人极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在新版《原野》的创作中,北京人艺的艺术家则希望能将作品中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东方美学相结合,呈现一种“天、地、人”的概念和关系,在舞台上展现一个连接天堂与地狱的空间,人物的情绪动作和行为心理,都在不断挣扎和求索,既可以成为天使,也能成为魔鬼。为此,新版《原野》无论在舞美、灯光、音乐,还是演员形体、造型表演方面,都会另辟蹊径,不仅采取人偶的形式,还出现了三人组的现场乐队,从视觉、听觉等各个方面实现一种心理感受与舞台环境的融合感。
央华戏剧邀请法国导演埃里克·拉卡斯卡德将《雷雨》与曹禺女儿万方创作的《雷雨·后》捆绑为“连台戏”,深刻解读了《雷雨》中人性的幽微且最终让活着的周朴园、繁漪、鲁侍萍得到了和解。埃里克·拉卡斯卡德赋予了《雷雨》大理石纹样的天幕,《雷雨·后》充满诗意的呈现,使得前者成为视觉上最现代时尚的版本,后者成为情感充沛的人心、温暖乐观的人性的诠释。
对于近年来不断有新排曹禺剧作上演,剧评人、导演白瀛比喻说:“排演经典作品的难度,就像拂去岁月覆盖在经典作品上面的灰尘,将经典作品的底片浸润在显影液中。”
守正才能创新 切合时代精神
经典的魅力可以跨越时空。就如《雷雨》,有人痴迷于它的戏剧结构,也有人爱它对于人性的描写。它的主题在不同时代得到不同的诠释,从最初的社会问题剧,到后来的反封建、反家长制,再到今天埃里克·拉卡斯卡德剖析出五层内涵——有关于欲望、爱、灵魂伴侣的寻找、绝望、死亡;有女性在父权体制家庭下,想要自由生活的愿景;还有父子之间的抗争等。
近年来,对于曹禺作品的改编层出不穷,有些改编甚至引发了不少的争议。对于经典的改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应坚持守正创新,守住曹禺作品中对于人生存困境的关注,对于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揭示,对于悲悯人文关怀、深邃哲理深度的表现,对于现实主义精神的开掘。在此基础上,以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这才是符合时代精神的改编。(本报记者 刘 淼 刘源隆)
如果说电影将人的寿命延长了3倍,那观剧也同样如此,舞台是一面镜子,当我们走进剧场时,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自己。看戏是在看热
同质化现象的产生不仅仅是艺术生产者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仅以口号式的正面提倡或简单的反面批判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近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由中国动漫集团、中华中医药学会、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动画片《手指的魔法》在北京首映。《手指的魔法》讲述
近日,莫言与当代中国文学创新经验研究丛书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会由作家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国家社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地处祖国的西南端,沿边沿海靠山,聚居着壮、瑶、苗、京等少数民族,还是全国唯一的京族聚居地。民族团结关系着国家
舞狮子、敲锣鼓,舞起皖北花鼓灯,唱响淮河琴书。1月9日下午,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段郢乡蒲庄村,2022安徽省乡村村晚精彩上演。演出以欢乐
礼赞百年风华 讴歌青春中国湖南广电庆祝建党百年主题交响乐宣传总结座谈会近日在长沙召开。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1年12月22日是国家大剧院建院14周年的日子。当天举办的建院14周年庆祝活动及随后推出的系列演出,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通过线上、
它以极致的身体美学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和力量激发,并唤起我们对友谊、勇敢、使命、责任的思考。感谢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把这么精彩的节目带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