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古沉船整体打捞与保护工程——“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在上海正式启动。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上海市副市长陈通出席古船打捞启动仪式。
“长江口二号”古船是继35年前发现的广东宋代“南海一号”沉船之后,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李群表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条例》即将施行,“长江口二号”是迄今为止国内外规模最大的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也是世界首个古船考古发掘、整体迁移、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建设同步实施的考古和文物保护项目,它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取得重大突破,为世界水下考古贡献中国技术、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根据国家文物局总体部署,上海市文物局2011年启动了水下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2015年,考古人员通过声呐扫测等技术发现“长江口一号”铁质沉船,随后又在该沉船北部发现另一艘体量较大、保存完整的木质古沉船,考古编号为“长江口二号”。
经过6年多水下考古调查勘探,“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基本情况已初步探明:为木质帆船,年代为清代同治时期(公元1862年—1875年),古船残长约38.5米、残宽约7.8米,已探明有31个舱室。舱室内发现有码放整齐的景德镇窑瓷器等精美文物;船体及周围还出土了紫砂器、越南产水烟罐、木质水桶残件、桅杆、大型硬木船材、铁锚、棕缆绳、滑轮、金属钻头、钻杆以及黑色矿物等大量文物。
据悉,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将组织技术团队开展联合攻关,采用世界前所未有的创新方案——“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来打捞这艘古代沉船。杨浦滨江上海船厂旧址的两个老船坞和保留的历史建筑将用来筹建“长江口二号”古船博物馆。 (黄艺芹)
3月2日,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古沉船整体打捞与保护工程——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在上海正式启动。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2021年国家文物局收到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交办代表建议139件、政协提案141件,共计280件,承办数量比2020年增长近40%
今年1月27日上午,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古城考察调研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
电影《长津湖》上映60天后累计票房达57 22亿元,该片登顶中国电影票房冠军,位居2021年全球票房榜榜首。在全球电影市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2月15日元宵节这天,近30位中日韩友人登上武汉黄鹤楼,在天下绝景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他们看大江奔流、一桥飞架、三镇鼎立,在壁画厅认
3月2日,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古沉船整体打捞与保护工程——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在上海正式启动。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2021年国家文物局收到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交办代表建议139件、政协提案141件,共计280件,承办数量比2020年增长近40%
今年1月27日上午,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古城考察调研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
电影《长津湖》上映60天后累计票房达57 22亿元,该片登顶中国电影票房冠军,位居2021年全球票房榜榜首。在全球电影市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2月15日元宵节这天,近30位中日韩友人登上武汉黄鹤楼,在天下绝景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他们看大江奔流、一桥飞架、三镇鼎立,在壁画厅认
日前,某地办文化惠民下乡活动。赶上天气冷,别说坐下看,村街上走路的人都很少。但无论主办方还是承办单位,工作意念十分执着。薄雾笼罩朝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经过近5年考古发掘,寻找稷下学宫遗址项目近日获得重大突破。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
日前,在广西两会上,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广西将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广西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开展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
2月25日,广西文旅系统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总结和部署乡村振兴工作。据介绍,2021年以来,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积极推动文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