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冷知识,你知道几个?

2025-05-15 17:45:1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博物馆里的文物、展览以及博物馆本身都有许多让人好奇的地方,神秘而又充满着吸引力,让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关于博物馆的“冷知识”。

文物都是如何命名的

明明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却总不知道怎么读?文物到底是怎么命名的?

有些文物是自带“姓名”的,部分文物本身自带题记或铭文,可以据此命名。如越王勾践剑上就有“越王鸠浅 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经专家考证,鸠浅就是勾践,后期命名时直接为“越王勾践剑”;还有荆州博物馆所藏“兵闢太岁”铜戈,也是因为刻有铭文“兵、闢”“太、岁”而得名。

有一些名字不详的文物,需为其重新命名。在给文物定名的过程中,一条重要标准是“观其名,知其貌”。为此,一件文物的名字往往由三个要素组成:年代、特征、器物通称。

为了方便编目和辨别,避免雷同,一些更细节的特征也要加在名字里,织绣类文物在命名中往往会加入质地、工艺、纹饰内容等信息,器物类的命名中会加入器形特征和形制,如湖北省博物馆所藏的明代金镶宝石白玉镂空云龙纹帽顶。因此,文物名字就变得越来越长。

为什么博物馆的灯光那么暗

自然光中的紫外线、人工照明的光辐射都会造成文物的老化褪色。书画、古籍、拓片、纺织品、漆木器等有机文物对光线尤为敏感。在光辐射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光化学作用,导致藏品褪色、泛黄、变色、酥脆、断裂……总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当然,除了考虑文物保护的因素外,调暗展厅灯光还可以使得光线聚焦在文物上,突出展品,营造出更适合展览主题的氛围。而且空间暗一点可以帮助观众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沉浸在展览中,认真欣赏文物。

为什么只能看到铜镜的背面

铜镜诞生于三四千年前,起初人们把它当作祭祀器物来用,后来逐渐发展为用于陪葬、辟邪、赠礼、照影等。铜镜不仅有实用价值,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那么问题来了,参观博物馆时你看到过铜镜的正面吗?为什么博物馆里的铜镜都不给看正面?

博物馆里的铜镜一直以背面示人,是因为古时铜镜正面为照容之用,光滑平整,千篇一律。铜镜是由铜锡按1:1的比例打造的,而铜锡合金的物件经过上千年的洗礼大都会变得锈迹斑斑,而铜镜的背面形态各异,有圆形、方形、葵花形等多种样式,题材也丰富多彩,有花草、鸟兽、山水……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背景和图案,更具有观赏性。

博物馆展柜里都有哪些黑科技

博物馆展柜不仅是文物的“保护壳”,更是融合了前沿科技的智能装置。这些展柜通过微型传感器实时监测并自动调节温湿度,为不同材质的文物打造专属微环境,例如青铜器需湿度≤50%,丝织品则维持在55%~65%,部分柜内甚至充入氮气或氩气,将氧气含量降至1%以下,从根源上延缓金属、壁画等文物的氧化。特殊玻璃或涂层能过滤99%以上的紫外线和红外线,避免光照对纸张、纺织品造成伤害,而纳米防雾防反光技术则让观众无需受玻璃反光或雾气干扰,清晰观赏展品细节。

在展示互动上,自适应照明系统会根据文物材质智能调节灯光色温与亮度,金器披上暖光凸显华贵,瓷器则借冷光还原釉色本质,透明OLED屏幕更是将AR动画或文物复原演示直接叠加在展柜玻璃上,让静态的文物“活”起来。

标签:

相关阅读

国博推出新书 助观众把“古代中国”基本陈

文化

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倾力为广大公众打造的历史文化图书《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开启线上预售。新书

2025-05-15

文化中国行丨从中国到世界 这项非遗传承千

文化

赛龙舟,作为一项传统习俗和体育活动,承载着中华儿女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精神追求,在我国已传承千年。赛龙舟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2025-05-15

“抢救民间家书”走过20年 家书博物馆入藏

文化

抢救民间家书20周年纪念大会暨2025中国家书文化论坛1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介绍,截至目前,博物馆收藏

2025-05-15

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四川省选拔

文化

为期4天的四川技能大赛暨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四川省选拔赛14日在泸州市落下帷幕。36位参赛选手获评一、二、三等奖,其中6位获一

2025-05-15

协同发展的第11年,京津冀微旅游更火了

文化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天天乐道,津津有味。根据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测算,今年五一假期,河北省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超一成。省外客源

2025-05-15

博物馆里的冷知识,你知道几个?

文化

博物馆里的文物、展览以及博物馆本身都有许多让人好奇的地方,神秘而又充满着吸引力,让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关于博物馆的冷知识。文物都是如

2025-05-15

江苏扬州创新机制探索古城保护更新

文化

初夏的夜晚,江苏扬州的广陵路上,三三两两的老街坊坐在街边长椅上谈天;游客们涌进街巷两旁的小店,喝一杯咖啡,买一件文创产品,看一场演

2025-05-15

博物馆里的冷知识,你知道几个?

文化

博物馆里的文物、展览以及博物馆本身都有许多让人好奇的地方,神秘而又充满着吸引力,让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关于博物馆的冷知识。文物都是如

2025-05-15

江苏扬州创新机制探索古城保护更新

文化

初夏的夜晚,江苏扬州的广陵路上,三三两两的老街坊坐在街边长椅上谈天;游客们涌进街巷两旁的小店,喝一杯咖啡,买一件文创产品,看一场演

2025-05-15

国博推出新书 助观众把“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带回家”

文化

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倾力为广大公众打造的历史文化图书《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开启线上预售。新书

2025-05-15

“商场变景区” 解锁新体验

文化

近日,海南三亚国际免税城举行国家4A级景区揭牌仪式,成为中国首个以免税商业为核心载体的国家级旅游景区。当越来越多的免税店、家具城、菜

2025-05-15

文化中国行丨从中国到世界 这项非遗传承千年

文化

赛龙舟,作为一项传统习俗和体育活动,承载着中华儿女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精神追求,在我国已传承千年。赛龙舟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2025-05-15

“抢救民间家书”走过20年 家书博物馆入藏8万多封家书

文化

抢救民间家书20周年纪念大会暨2025中国家书文化论坛1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介绍,截至目前,博物馆收藏

2025-05-15

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四川省选拔赛落幕

文化

为期4天的四川技能大赛暨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四川省选拔赛14日在泸州市落下帷幕。36位参赛选手获评一、二、三等奖,其中6位获一

2025-05-15

协同发展的第11年,京津冀微旅游更火了

文化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天天乐道,津津有味。根据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测算,今年五一假期,河北省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超一成。省外客源

2025-05-15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日播时尚2024年亏损1.59亿元,能否顺利重组转型“双主业”受关注

中国网财经2月26日讯 日播时尚2024年年报近期出炉。报告期内,日播时尚实现营业收入8 66亿元,同比下降15 7%;归母净利润为-1 59亿元,而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