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编剧:房子的故事,百姓的境遇

2022-04-09 14:37:17   来源:南国今报

最近在爱奇艺热播的《心居》,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09年的现象级电视剧《蜗居》。《心居》由海清、童瑶主演,滕华涛执导,以房子为引子,讲述了上海市井生活的故事。

曾凭借中篇小说《美丽的日子》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滕肖澜,是《心居》的原著作者,也是该剧的编剧。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她说,许多描写家庭的文艺作品往往会以房子为切入点,是因为中国人的理念中,不管怎样都要有一套房子:“无论你处于什么阶层和境遇,其实或多或少都是和房子有关系的。买房或者卖房,它其实是展开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不单纯是上海,每个地方都一样。”

小说《心居》以一场家宴带出上海一个大家庭内部成员的种种际遇。一顿饭的功夫,三个人接连宣布买房计划:为儿子结婚买房,为女儿出国置换房子,为了自己改善生活买房。房子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在上海,也与市民生活关系最密切。

从《蜗居》到《心居》,十多年的光景,房价几何量级增长,财富重新洗牌,有人实现阶层跃升,有人则跌落谷底。“在上海,通过房子成为富翁的概率,比其他地方是要高一些。反过来说,因为房子涨得比较快,如果错过一波,就真的完全不一样了。”滕肖澜说。

《心居》中描写了“暴发户”展翔,这个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炒房生涯的人,精准踩中了房价飙涨的节奏,如今手握一堆房产证:“房子是真金白银,跟它相比,银行里那些存款就不值一提了。别人辛苦一世挣下的‘肉里分’,他买进卖出,一套的差价便抵得上十年工资。”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知青子女施源,在该买房的时候,把钱全部投入了股票,结果房子没有,股票还套牢了。

这时候,房子已然超越物质概念,更像是命运之手,轻轻一挥,便逆转人的身份、阶层与境遇。滕肖澜借“房子”为引子,写这个时代中,人性与世情的变化,大环境对个人际遇的影响,区别于以往以上海为背景的故事,她希望尽可能真实地反映上海这座城市,以及城市里的人,各个阶层各种境遇的百姓生活。

在作者自述中,滕肖澜写道:“我希望自己笔下的上海,是真实的,感性的,值得尊敬的……我希望我能写出这种感觉,为所有的上海人——生于斯长于斯的上海人;折腾半辈子好不容易才回来的老上海人;为了留在这片土地而不断努力播洒汗水的新上海人。”

灰度与裂痕

小说《心居》里,如此描写那场以房子为主题的家宴氛围:“干燥的空气,还有话题本身,容易上火,情绪像千年老树的纹理那样,枝枝蔓蔓,由此及彼。”戏里戏外,围绕房子展开的情节,总是让人心焦。《心居》热播的同时,也留下诸多引发争议的情节。社交网络上,观众为了各自心仪的角色,与对立方争论不休。网播平台索性在各个名场面发起观众投票,比如“施父算计钱,施母贬清俞,谁更让你上火?”

剧集一开始,最激烈的一场争吵发生在故事的两个女主人公,外地媳妇冯晓琴和大姑子顾清俞之间。冯晓琴最大的梦想,便是在上海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为了孩子的前途,也为了小家庭不再过着“寄人篱下”的逼仄生活。她希望富有的大姑子能够接济他们一家,借钱买套不算太贵的房子。

从冯晓琴的角度而言,嫁入顾家赡养老人,承担大部分家庭劳动,尽心尽责,大姑子于情于理借钱也是应该的。未曾想,却被顾清俞以各种理由搪塞了。最后矛盾愈演愈烈,酿成了无可挽回的家庭悲剧,丈夫顾磊在劝阻她回娘家时失足跌落而死。一个没了丈夫,一个失去了弟弟,冯晓琴与顾清俞之间,过去的表面客气荡然无存,一度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顾清俞讲过这样一段话:“天底下的道理分两种,有一种呢,可以摆到台面上来讲。照顾老人大家都有责任,谁要是说不,肯定要被骂的。可还有一种呢,就未必能摆到台面上来讲了,大家也都认可,说出来就难听了。”从她的立场来看,冯晓琴无非是看中弟弟顾磊上海本地人的出身,得以有了落脚之处,照顾老人多出力也是应该的。剧中诸多争执场面,源自双方把这些上不得台面的话摊开明说了,场面自然是有些难堪。这也让不少观众觉得,里面的人好像一直在闹矛盾。

滕肖澜也留意到了这些评论。她觉得,写小说或是剧本,势必会写到矛盾:“写到矛盾就会写到吵架。这就会让人觉得,为什么老是吵架。”有时候,她觉得这个局挺难破的。“文艺创作,既要能比较真实地反映生活,也要考虑到文艺作品里需要冲突,因此需要在故事的真实性和戏剧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在她看来,文艺作品如果要真实反映当下人的生活,往往要追寻和探讨的是不能摆在台面上的、那些私底下的道理:“它恰恰也是被大多数人所能够认可,至少是能够理解的道理。”那些灰色地带,才是人生:“人生不是非黑即白,生活中哪有那么简单。好人还是坏人,怎么可能一两句话说得清楚。我觉得,大部分人其实是矛盾的综合体,处于灰色地带。作为作者,应该是要把灰色地带尽可能写出来,才比较真实明白。”

剧中的几个主要角色,冯晓琴或者是顾清俞,展翔或是施源,很难简单评价谁是坏人,谁是好人。他们有各自的优点,站在各自立场上,也有每个人的小心思,孰是孰非很难评判。滕肖澜提到,即便个性偏执、古怪的施源母亲,她在书写这个角色时也抱有几分同情和怜惜。施母年轻时支援边疆,离开上海许多年,儿子因她的失误用药而高考落榜,处境一落千丈:“她并不是无缘无故这样的,她太内疚了,儿子的高考失利是她一生中没法弥补的痛。”

从滕肖澜的角度而言,顾磊去世之后,《心居》故事才真正展开:“它写的是一个有了裂缝的家庭,而且这个裂缝还不是一般性的小裂缝,一个儿子死掉了。他的父亲和姐姐如何面对外来的人口,他们又该如何继续生活。”滕肖澜告诉第一财经,直到故事的最后,这条裂缝也一直存在,即便大家达成了某种和解,它也并未消失:“我想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就是在彼此不一定非常认同,甚至彼此不能够完全原谅的情况下,还能够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女性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较长一段时间,家庭伦理剧中惯常的戏剧冲突往往来自婆媳,到了《心居》这里,则是姑嫂间的微妙关系。书里如此描写冯晓琴的心理:“都说婆婆难对付,她本来还庆幸自己没这烦恼,谁晓得摊上个大姑子,更是难搞。婆婆再麻烦,年纪摆在那里,总有出头的一天,大姑子就不同了,年纪相仿,更别提还是个双胞胎。真正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

实际上,大多数时候,冯晓琴和顾清俞的关系并非剑拔弩张,只是个性、身份、价值观等大相径庭的陌生人,因缘际会成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家人,难免发生龃龉。用滕肖澜的话说,顾清俞和冯晓琴是两个出身、境遇完全不同的女人,如平行线一般,“完全不搭界”。

《心居》前期,冯晓琴几乎是争议最大的人物。她甘愿做一个家庭主妇,承担了全部家务劳动,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对丈夫步步紧逼。在顾清俞眼里,弟媳冯晓琴“太精明”。顾家奶奶对冯晓琴的评价是“心思活络”。不少观众觉得她贪心:明明没钱,还想着借钱买房。

失去丈夫后,冯晓琴常常坐在小花园里,手里把玩一株狗尾巴草,一如她强韧的生命力。用展翔的话说,冯小琴是“神奇女侠”。在一度沉沦后,她从外卖员做起,又在送外卖的过程中发现了商机,也找到了家庭生活以外自我价值实现的路径,进而以她的智慧和头脑,与展翔合伙经营养老院“不晚”。在发生失火事件时,她毫不犹豫闯进去救出老太太。展翔也说,她是个好人。与妹妹冯茜茜同样在努力生活,冯晓琴的做法和选择,可以说是问心无愧。

冯晓琴的饰演者海清说:“谁不为自己的生活算计呢,我觉得站在她的角度,我是能理解的,她还是希望能够在上海有个立足之地。”在她看来,冯晓琴在很长一段时间丢掉了自我,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我凭本事吃饭,我不偷不抢,该我的就是我的,不该我的我也不要。有的人在事情中是可以成长的,有的人在事情中是堕落的——对于人生给的这个大考,冯晓琴给了很好的答案。”

姑嫂大战,一地鸡毛的背后,是两个女人的成长史。滕肖澜说,如果生活中真有这样的两个人存在,都会是她很佩服的人物。在她看来,冯晓琴是特别不容易的人,她从一般意义上的家庭妇女,跳出了自己的小圈子,毫无疑问成了一个独立女性,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顾清俞则是在感情上达成了与自己的和解。物质上,她没有缺憾,情感上,听从内心指引,她有一点任性,但也有任性的资本。在经历了感情上的坎坷后,体会到人在低谷时的感受,学会了与自己和解:“她没有和展翔或是施源在一起,因为完全没有必要通过爱情上的大团圆让这个人物变得圆满,她已经达成了内心的和解。她不再是以前理性过了头的顾清俞,而是变得通达了。”

二人在找到自己人生理想状态的同时,也找到了彼此相处的舒适模式,最后的和解,不如说是设身处地理解了对方。顾清俞终于不再高高在上,而以平视的眼光对待冯晓琴:“她最后未必能完全原谅冯晓琴。我不能够原谅你,但好像慢慢能够懂你了。是这样一个过程。”

这也是滕肖澜所认为的在大城市里生存的比较和谐的方式:“求同存异”。“两种人看似完全不搭界,好像都不能走到对方生活中,无论怎样,我们要允许这种不同的存在,而在不同之中也存在共性。”

她以文学创作举例,每个人的家庭生活千差万别,但情感是共通的,比如金宇澄用上海话来写的《繁花》得到了南北方读者的喜爱,也是因为共性的存在:“可能性别、身份、阶层、学历和性格都是大相径庭的,但人与人之间还是存在某种共性。人与人的生活,到最后是一个将心比心的过程。你的日子和我的完全不一样,到最后还是应该试着去理解对方,应该达成这样的状态。”

衍生开去,这便是滕肖澜所希望表达的“心居”的内涵。“我想写的是每一个努力生活、保持善念的人,最终都能在这个城市找到他的心灵居所。”

标签: 灰色地带 大相径庭 完全不一样 第一财经 将心比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这会儿没空我们送药呢” 挂掉记者电话的

要闻

王钦贤(左二)带领志愿者做防疫宣传这会儿没空……忙着呢……采访我干啥?我做饭呢……太康是座好人之城,太康人在中国好人榜上占有相当高比

2022-04-02

“辣条一哥”要?产品疑似吃出情趣用品,最

要闻

6日晚间,卫龙方面回应辣条里吃出成人用品称,公司已经在积极核实处理,卫龙产品质量和生产环节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卫龙:已在积极核实

2022-01-17

深圳出台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 加快构建

要闻

由深圳市商务局联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的《深圳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发布。作为谋划推动深圳市商务高质量

2022-01-05

蜜雪冰城:力所能及助力家乡河南灾后重建

要闻

郑州内涝已退,灾后重建已井然有序地开始。作为郑州本土企业,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在继续向河南其他受灾地区运送水、牛奶、酸奶、衣物等救

2021-08-06

蜜雪冰城再次出圈,网友喊话:你挺河南,我

要闻

可怜的雪王,自己家都被淹了,还想着帮忙。6月,蜜雪冰城凭借一首洗脑神曲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成功出圈;7月,蜜雪冰城在自身受

2021-08-05

《心居》编剧:房子的故事,百姓的境遇

要闻

最近在爱奇艺热播的《心居》,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09年的现象级电视剧《蜗居》。《心居》由海清、童瑶主演,滕华涛执导,以房子为引子,讲述了

2022-04-09

被通知核酸异常后,我们该怎么做?

要闻

这有一份来自隔离亲历者和驻方舱医生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每一个在疫情中手足无措的患者及家人。

2022-04-09

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指导意见发布,动力电池是关键

要闻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4月8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

2022-04-09

北向资金丨本周扫货重点曝光 贵州茅台获净买入逾6亿元

要闻

本周,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出65 57亿元,其中沪股通合计净卖出8 08亿元,深股通合计净流出57 49亿元。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贵州茅台、阳光电源、中

2022-04-09

打通上海配送最后一公里,电商平台订单量瞬间赶上“双11”

要闻

因为新冠疫情防控,在商超、菜场还无法正常营业的背景下,电商平台末端配送能力也明显下降,导致“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矛盾突出。在4

2022-04-09

上海强调商业网点应开尽,保供人员能出尽出

要闻

“市民反映较多的抢菜难、送不到,主要还是末端配送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上海市商务委主任顾军在4月9日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

2022-04-09

这些上市公司,你们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了吗?丨股市演义

要闻

《股市演义》栏目在2020年曾报道过京投发展遭遇电信诈骗事件,没想到,此后又有上市公司被电信网络诈骗盯上。近日,大亚圣象在2021年年报中披

2022-04-09

“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出台,布局7项科技工程

要闻

中国铁路有望在未来几年再次实现提速,时速400公里高铁、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都有望投入运营。根据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日前印发的《

2022-04-09

三年拟投超300亿!深圳又放“大招”,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要闻

继3月25日发布助企纾困解难30条措施以后,深圳再推重磅文件以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4月8日,深圳发布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市场

2022-04-09

“滴滴月付”下线,抄京东“白条”作业,互联网平台回归金融“导流”功能

要闻

继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小米“随星借”调整相关信贷业务之后,滴滴旗下先享后付信用支付产品——“滴滴月付”宣布下线。在断直连、持

2022-04-09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

去年我国中小企业实现恢复性增长 政策持续加码助力中小企业平稳发展

中小企业是稳定工业经济的重要力量,党中央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为长期战略。2021年我国中小企业实现了恢复性增长,规上中小企业收入利润同

工银瑞信累计创造投资回报4707亿元 夯实投研能力建设

公募基金行业的本质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首要社会责任就是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优质的资产管理服务。作为国内首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始